职业道德与电力工业

三、职业道德与电力工业

由上述电力工业的地位作用及电力工业的特点可看出,电力职工职业道德的形成、发展与电力行业的产生、发展紧密相关。它集中反映着这一特定行业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影响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规范协调着电力企业从业人员的思想行为以及内外部关系,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整个电力行业的生产、输送和分配的各个环节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职业道德对电力工业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

1.职业道德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直以来,电力企业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永恒的主题,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有一些人因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遵守电力操作规程、规章,致使一些事故屡有发生。这不但给企业带来损失,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更重要的是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因此,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坚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下简称《电力法》)和电力行业的各项规程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利益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2.职业道德是转变员工经营、管理、服务理念的需要

过去,电力行业一直垄断经营,这导致员工们根本不注意树立“服务观念”、“质量观念”、“效益观念”。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厂网分开”,电网企业的性质、定位和职责都发生了变化。各级电网企业是由国家监管、公众监督、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的公用性、基础性、服务性电力企业。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广大电力用户服务,为发电企业服务是电网企业的基本属性。在此情况下,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优质服务”的工作重点,提出“优质服务是国家电网的生命线”。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更新电力经营观念、服务观念,认识到服务意识源于职业道德,优质服务是电力企业创效益、求生存、谋发展,树形象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老是认为别人总是“有求于我”的错误观念,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切实把优质服务工作做到客户的心坎上去,让职工感觉到服务是自己无上的光荣,也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手段。

3.职业道德是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国家电力事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十一五”期间“一强三优”的发展战略目标,即建成“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的现代公司,为此,还专门颁布了优质服务的“三个十条”、“四个服务”。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企业员工忠于职守、爱岗敬业,需要员工勤奋钻研、精益求精,需要员工遵守法规、规范操作,需要员工优质服务、热忱奉献。这样,才能保证打造电力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