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社会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025年10月29日
一、奉献社会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1.奉献社会的内涵
奉献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基础上的一种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以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作为人生价值标准,大公无私、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在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总体中,有着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第一,最低层次的是人们日常公共生活和工作中必须的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要求,如文明、礼貌、卫生等;第二,一定社会、国家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它往往还赋予法律规定的形式,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宪法就有规定,岗位责任在规章制度中就有规定;第三,社会倡导人民努力做到的,社会先进分子、共产党人应当身体力行率先做到,奉献社会就是最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2.奉献社会的重要意义
奉献社会虽然是一种高层次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要求,但它并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同样具有现实和长远的社会意义。
一方面,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原则在职业道德中的要求和体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建立在社会主义新型的人与人社会关系基础之上,它从人民根本利益一致性出发,要求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职业活动中,就体现为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乐于奉献。
另一方面,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必然要求。人们都强调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一是指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尊重和满足;二是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尽的责任和奉献。人生价值的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手段和途径,为社会、为他人尽了责任,作了奉献,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因此,对人民、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