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的职业特点
变电运行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电源与用户的桥梁,它与发电厂的电气设备、电力网、用户的用电设备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企业的核心是变电站(所)。变电站(所)主要任务是把电厂送出来的电转换成用户电,它的降压变压设备将高压降到用户适宜的电压,再经过配电线路供给用户。另一种情况是与之相反的升压变电所,它将电厂发出的低压电升至高压,经过输电线路做较远距离的输送。再一种是高压支流输电的换流站,它将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经支流器交换成直流电,远距离送至受电端,再用逆变器交换成电流送至用户使用。
变电运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决定,变电运行具有以下职业特点。
1.安全运行的连续性
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中间环节,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而且变电所电气设备比较复杂,它与用户、所与所之间联网运行,相互影响,一旦出现故障或事故,或者间断运行,都将会导致网内和用户的巨大损失,同时变电所达不到安全可靠地运行,就失掉了变电所的职能和意义。所以,每一个变电站所都高悬着安全运行记录牌,警钟长鸣,达到安全连续运行的目的。
2.负荷季节性
除工业与城镇用电外,变电运行担负着农村电气化建设的任务,而农村负荷常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排灌、抗旱、救灾、收割、农闲以及新兴发展的乡镇企业,往往负荷波动较大,在特殊季节,可能空载运行。
3.相对稳定性
变电所运行中,支流设备、配电设备、主控设备、一次设备和其他设施,是相对稳定运行的,某一环节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变电运行的可靠性。而各类设备与设施均应达标,绝不能“带病运行”。所谓相对稳定运行,即指变电运行中各种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参数和自身的稳定特性等。这种稳定性决定了运行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责任,决定了工作不能流水作业,人员与设备不能随意变更。因为变电运行本身有严密的规范性。
4.技术的先进性
变电运行的可靠性是靠人的聪明才智与敬业精神来完成的。但先进的技术手段则是运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之一,不论从合理的设计、安装方面,还是自动化装置、二次回路设备、一次设备、配电设备,均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试验、不断创新,使之能安全运行、经济运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运行管理正在开展“双达标”活动,在技术上,逐步实现无人值班、远动控制、计算机管理。要使各类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就要不断改进,提高安全系数,提高使用率,降低成本,降低运行造价。在满足电网与用户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优化运行环境、优化劳动组合以及检修、试验、监视系统。我国幅员辽阔,变电所星罗棋布,积累了很多安全运行的经验,运行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基础和技术基础,在新的形势下更要结合我国国情不断吸收外国先进经验,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变电运行一定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