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谈灌音制片

马连良谈灌音制片

采访人:柱宇

【特讯】名伶马连良,近于东城金鱼胡同冰渣胡同创设“马连良灌音制片社”,已于本月24日开幕。日前前往灌音者,颇不乏人。记者特于昨日前往访问,由马连良本人接见。兹录志谈话如次。

记者问:何为灌音制片?

马答:本社系仿造各唱片公司灌音方法,代一般人灌音制片。在北平地方,系属创始性质。不过,各唱片公司所灌之留声片,系供其售片之用。本社之任务,系代人灌音制片。制片之后,并不售卖。欲灌音者,来本社付价后,即赴灌音室灌音,仅制成赛银钢片一块,交灌音者本人携去。钢片形式,与普通之留声片相等。惟普通之留声片,系树胶质,钢片则系金属体,此不同之点。

记者问:现北平胜利唱片公司,亦代人灌音制片。有无同异之点?

马答:普通留声片,系树胶质。本社所灌,系钢片。胜利公司代人制片灌音,则系纸板。普通留声片用钻针或钢针,钢片用竹针,纸板则用胜利公司特制之钢针。普通留声片可唱二三百次。纸板可唱四五十次。钢板因体质最坚,又用竹针,可永远使用,绝无损坏之事。

记者问:此项竹针,一枚几次?

马答:只能用两次,与钢针相等。此项竹针,亦系从外国买来每袋12枚,每六袋售大洋一元。不过,使用之后,尚可用砂纸磨锐,再用一两次。且此项竹针,如能自制,亦可代替也。

记者问:此项钢片系本社新发明乎?

马答:非也。各唱片公司灌制留声片时,其灌入之一张、皆系钢片。不过,此钢片,等于一块之钢版,又等于印刷局之钢模。有此一块钢版,若制树胶质留声片,翻制数千张、数万数十万张,皆可自由翻制。若不翻制,则永远只此一块。

记者问:本社灌音制片,价格如何?

马答:本社备用甲乙两种钢片。甲种如普通留声片,乙种相当于甲种二分之一。甲种灌制一片,两面共需费15元。倘仅灌一面,则取十元。乙种价格,又比较公道。

记者问:若仅能灌制一块钢片,似不能满足一般人之欲望。

马答:翻制树胶质片,事甚繁难,非送往外国翻制不可。将来,本社尚拟代办翻制手续,有此钢片,欲翻制者,可交由本社,与外国人接洽。不过,寄往外国翻版,其数最少须在五千片以上。但此项数目,不以一片为限。如甲片制一千张,乙片制五百张,丙片制一二百张,只需凑齐五千之数,即可赴运。

记者问:翻制树胶质片,每片约需费若干?

马答:每片约需一元二角。若以营业为目的者,销路大时,能售出数万张,即每片售洋一元五,利息亦不少也。

记者问:大致本社代人灌音制片,可灌何种之音?

马答:凡属声音,俱可灌入。以作用言,当然以留存一种之声音,使其永不消灭为主。如个人演说、双方谈话、音乐戏曲,因留存的需要,皆可灌入。细析之,种类繁多,不胜枚举。此则一任欲灌音者之自家研究耳。现本社为灌唱戏曲便利计,备有场面乐器,供唱者应用,不另取资。不过大鼓、单弦、岔曲,以及奉天评戏之类,因系特种歌曲,本社未能一一置备乐器。欲灌唱者,须自带乐器场面。至于演说谈话,则无设备之必要。

记者问:梨园行同业,亦可至此灌唱乎?

马答:本社为公开性质,任何人俱所欢迎。无论为票友,为内行,其为本社之主顾则一也。曩本社筹备之始,即有梨园行同业,向本人探询此项问题。其实,本社之名,虽为“马连良灌音制片社”,不过系一商标之名,并非专备马连良一人灌音制片者。原各唱片公司,派人在外,约请名伶灌制唱片,经手人多所操纵。有可以卖钱之角儿,因经手人不肯出价,结果又不能灌制。有无法卖钱者,经手人贪其有中饱之机会,又居然灌入。一般人不明真相,以为入唱片者即系名伶,未经灌入者必艺术不佳。乃至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不过,无价值之唱片,在公司方面,亦不能卖钱,且有亏本之虞。究竟,灌片而无人买,在剧界中人,亦灌与不灌等。灌而可以发财,何必由唱片公司灌制?何不自行灌制?将来梨园行同业,若自信可以卖钱,尽可来本社灌制,自行托人翻版。可以免除唱片公司经手人之积弊。

记者问:每灌制一片,约需费几许时间?

马答:来本社灌音者,如灌戏曲,当然系本人确有把握之拿手戏。到本社时,先付灌音制片价值,为挂号之手续。次则在别室试唱一次,对准时间。灌制甲种片者,每面以三分钟为度,两面共为六分钟。若过去三分钟,即不能灌制片上。若过去三分钟,而所差无几,则减去锣鼓家伙,或减去一部分胡琴过门,或减去两句四句之词句,每面总期一适合三分钟为度。如灌演说,最好先起一底稿,至时照念。稍多稍少,临时亦无妨增减。总计灌制一片,前后约需一刻钟。

记者问:若灌音人,或唱戏曲,或说话,临时因他种原因,竟致遗忘词句。有无别法救济?

马答:灌音室内,仅有奏乐人、唱者或说话者。同去友人虽可入内参观,但不能开口,亦不能咳嗽。若灌音中,突然有阻,则此一片,即属无用,并无救济之法。

记者问:灌坏以后,由何人负责?

马答:若灌音时,并无毛病,而片子制坏,则归本社负责,再行灌制。若系灌音人出错,则归灌音人负责。再行灌制,须再付灌费。

记者问:灌音室之设备如何?

马答:灌音室,设备至为简单。四周系呢幛,下方铺地毯。正中有一收音机,以一电线,通主灌片室内。灌音者,以口对收音机。其距离,并无限制。发音时,不对准收音机亦可。若灌戏曲,场面人等亦在收音室内。乐器响时,即可灌入。

记者问:闻场面人等所在地点,须距收音机稍远。然欤?

马答:有此项问题,不过吾人灌音,以灌唱为主。至于锣鼓丝弦,仅为一种之辅助。场面较远,则发音较微。与唱者相形,自有轻重之不同。但场面距离较近,亦无不可。惟发家伙点,须稍稍放轻,使其不致压倒唱腔而已。

记者问:制片室内容如何?

马答:制片室中,仅一外国人,在内工作,不欲外人入内参观。故其中情形,不能备悉。

记者问:灌片之前,例有一种报告。譬如,唱片中开始在未响乐器以前,必有人报告,“某某公司约请某某老板唱个某某戏”;第二面接唱时,必又报告系“二段”。本社灌片时,系灌音者自行报告乎?抑系他人代为报告乎?

马答:此项报告,无论灌音者本人报告,抑系由本社代为报告,或由灌音者之友人报告,均无不可。不过,他人报告,其事甚为简易。譬如他人报告:“马连良老板,唱个《苏武牧羊》。”只此一句,即已了事。若本人报告,则必云:“我是马连良,唱一段《苏武牧羊》。唱得不好,诸君包涵。”此种报告,既废话,又难听,不如他人代为报告之合体也。

马连良在自己开设的灌音制片社内

记者问:灌音时之程序如何?

马答:准备齐全以后,灌唱者及场面乐器,以及报告人,即预备动作。收音机上,有红灯绿灯各一。视绿灯一亮,即开始报告。报告毕,红灯一亮,即响动乐器。至于开口,当然与上台相同,须俟过门完毕。满三分钟后,红绿灯齐灭。乐器与唱,即应一律停止,不停止,亦已不能灌入矣。至于制片,甚为迅速。稍待数分钟,即可放在留声机上试唱,以证有无毛病。

记者问:本社开幕,已历三日,在此三日中,来此灌音者,因系何种?共灌有若干片?

马答:此三日,来此灌音者,甚为踊跃。其次,已达三十片左右。析其种类,有说话者,有唱大鼓者,有唱戏者。灌音制片,终以唱戏为主,故灌戏者最多。

记者问:灌戏者为内行乎?抑票友乎?

马答:此三日中,尚无内行灌制。盖从前,各公司之来平灌片,花钱无论多少,总之为唱者得钱。今本社之代人灌制,又须唱者自行花钱。两相比较,恰成一反比例。故内行之是否来此灌音,尚待研究,而已来灌音者,全为票友。如最近来平之刘次长崇杰、冯总统之四公子,皆曾至此灌音者云云。

(原载:1933年2月27日至3月1日《世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