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利用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指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研究性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同学之间分工明确,通力合作,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可以为极少有机会与他人合作的学生提供合作机会。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和完善,经历了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在教学中可以加以重现:列举一些元素的结构与性质,让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对这些元素的排列、定位,也可以有意去掉一些元素,让他们讨论、推测这些元素可能具有的性质。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们真正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而且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因为没有合作,他们不可能得出完整的结论。

布置研究性的课题作业也是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基本内容。课题作业不再局限于现有教材和已有知识的基础,可以列出一些专题供学生选择,如:“家用能源调查”、“家乡环境污染情况”等。学习形式由个体转向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协作,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平等的讨论与交流,共同完成课题研究。通过合作手段,取得集体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