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加强专业改造与建设,优化学科结构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测绘科技的发展,1985年,学校就提出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加大了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与专业建设的力度。一方面,积极吸收国际测绘及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大力开展传统学科更新改造,传统测绘学科与遥感、计算机、空间技术等现代高科技交叉融合,呈现出勃勃生机。如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科向数字化、自动化摄影测量方向转型,同时,摄影测量向航空、航天遥感方向拓展;传统的大地测量向空间卫星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方向拓展;传统的地图制图学科向计算机制图和电子地图方向发展。同时,通过交叉渗透,优势学科带动一批相关学科方向的快速发展,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传统的城市规划学科交叉渗透,形成了测绘科大独具特色的城市规划学科方向;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与测绘学科的结合,形成了图形图像测量和机器视觉等新的学科方向;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结合形成了学科的鲜明特色,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工程测量学科成功与GP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激光技术交叉融合,学科承担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能力大大增强。面向社会需求建设一批新专业。1985—1998年,经教育部和国家测绘局批准,测绘科大先后增设了计算机及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计算机软件、机械设计与制造、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信息工程、城镇建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应用电子技术、城镇建设、市场营销、涉外英语文秘等15个学科(专业)。
1988年,按照国家当时的政策和要求,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再次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大地测量学成为部级重点学科,工程测量学、地图制图学成为省级重点学科。1998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测绘科大获得测绘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至2000年,测绘科大已建成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点、21个本科专业。
通过多年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建设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学科单一、服务面狭窄的办学局面,逐步形成了以测绘学科为主干、多学科相互依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