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

1955年

【1月下旬至2月初】高等教育部委托同济大学主持召开全国高等工业学校土建、水利类共同课程统一教学大纲审定会议。在此次会议期间,夏坚白发起并主持召开了“全国高等测绘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他回顾我国高等测绘教育的艰难历程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蓬勃发展,指出有必要集中全国高校测绘专业,建立一所完整的民用测绘学院,加速培养高质量的高级测绘人才。他的倡议得到与会学者的拥护,一致赞同给党和人民政府写建议信呈送高等教育部。

【6月】国务院决定在内地新建一批高等学校(包括工科院校7所,综合大学1所,医药院校3所),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是其中之一。(参见《人民日报》1955.6.23,社论《正确贯彻当前文教工作的方针政策,及《人民日报》1955.9.4第3版)。

【6月11—14日】高等教育部在京举行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宣布“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筹建方案”:将同济大学测量系,青岛工学院、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华南工学院的工程测量专业调整出来,以青岛工学院的公共课、基础课、基础技术课的师资及党政干部为基础成立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以下简称武测)。

成立武测筹备委员会,唐守愚任主任委员,夏坚白、金通尹、陈永龄任副主任委员,刘宿贤为秘书长,王之卓、叶雪安、陈健、黄继美为委员。

通过《教学及行政组织草案》:成立天文大地测量、航测与制图、工程测量三个系,设天文大地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制图学、工程测量四个专业,行政机构: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总务处。建议1955—1957年的招生人数,确定1955年招生和新生教学由各组建校负责,并为武测代为培养一年。

【6月18日】陈永龄、刘宿贤、张文彬、侯家泽到武汉,连续勘察4天,选定珞珈山南麓一带为校址。

【7月16日】高等教育部批准武测筹委会基建计划,武测筹委会即进行购地、迁坟、地形测量、地质钻探、总体布置等工作。

【10月20日】武测建校基建工程破土动工。武测筹委会第四次会议确定这一天为校庆日。

【11月7—9日】武测筹委会在高教部举行了第二次会议,通过了1955—1956年“基建计划”和“经费预算”;会议确定李庆海、纪增觉为工程测量系的筹备人,王之卓、刘葆梁为航测与制图系的筹备人,叶雪安、陈健为天文大地系的筹备人,周汶源为马列主义教研组的筹备人;确定了各系所属的教研组、实验室的筹备人;要求9月1日在新建的学院开学。

【11月】参加组建武测的五所院校相继成立“院系调整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