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2006年

【1月6日】国际商用公司(IBM)向测绘学院捐赠价值130万元人民币小型机一台,捐赠仪式在该学院举行。校长刘经南院士、IBM中国公司武汉分公司经理宋云,以及该学院领导等参加了捐赠仪式。

【1月9日】我校由龚健雅、李清泉、朱欣焰等完成的“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及产业化”,由郭仁忠、刘耀林、艾廷华等完成的“空间数据自动综合技术及应用工程”,分别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10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我校袁修孝负责的“摄影测量学”和胡鹏负责的“地理信息系统”两门课程,分别为“2005年度国家精品课程”。

【1月12—16日】“中国测绘院士南极考察团”陈俊勇、宁津生、李德仁、许厚泽4位院士和朱宜萱教授等8人,考察访问了中国长城站、韩国站、俄罗斯站、乌拉圭站和智利站,提出咨询报告。考察团途中顺访智利大学,作了三场学术报告。

【1月13日】“第四届夏坚白奖励基金优秀学生奖”颁奖: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

【1月】我校由刘经南、黄声享等完成的“大坝填筑碾压施工质量GPS实时监控系统研制与应用”,获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刘耀林、周勇等完成的“湖北省农用地分等研究”获2005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由李德仁、郭晟等完成的“基于3S集成技术的LD2000系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由李建成、宁津生等完成的“卫星测高学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由刘经南、黄福来等完成的“深圳市连续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由王新洲参与完成的“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理论与方法”等4项,分别获得2005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由边馥苓、沙宗尧等完成的“基础地理信息在现代农业管理中的应用科技示范工程”,获2005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

【2月14日】《教育部关于公布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5年度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我校测绘学科李清泉、朱庆、艾廷华等3位教授入选,各获资助50万元。

【3月23日】我校“天府奖学金”颁奖,16名测绘相关专业学子获奖。

【3月24日】我校“科教兴测绘奖学金”颁奖,20名测绘相关专业学生获奖。

【3月28日】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科考任务乘“雪龙”号回到上海。此次我校3名考察队员。童鹤翔医生上次留中山站越冬。彭文钧完成南极内陆冰盖考察导航、监测点复测。

【3月29日】人民大会堂举行“2005年度长江学者受聘仪式”:我校新增刘耀林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特聘教授”;德国Potsdam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葛茂莱为“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讲座教授”,每年定期来我校GPS中心合作研究。

【3月30日】测绘学院“武大NovAtel、北斗星通GPS产品赠送仪式”,接受捐赠5台套最新接收机;有关专家召开技术交流会,介绍第五代接收机最新技术。

【3月】本年10月20日是我校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纪念日;校党委决定届时举行系列活动,以“凝聚校友、携手行业、弘扬测绘、共谋发展”为主题,庆祝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成立了庆典筹备委员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设办公室筹备此事。

【4月】印刷与包装系与德国伍珀塔尔大学,联合培养印刷媒体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招生。

【4月7日】我校与国家测绘局全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副校长李清泉、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签字仪式后,与会人员来到学校天文台,参加“我校测绘学科创始人之一、著名大地测量学家、资深院士‘陈永龄塑像’揭幕仪式”;刘经南和李维森为塑像揭幕;有关专家领导、陈永龄亲属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揭幕仪式。

【4月7日】“中国南极考察地区基础测绘”通过验收。以宁津生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鄂栋臣的报告,查阅了相关文件、资源,进行了讨论,高度评价该项目。

【4月7日】“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举行。

【4月17日】由杰出美籍华人贝聿铭等创建的“百人会”为中国优秀研究生颁发“百人会英才奖”。我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生邓红兵获首届“百人会英才奖”奖学金1万美元。

【4月21日】“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地理信息科学与资源环境”通过了专家验收。

【4月22日】我校杰出校友、原中国测绘研究院院长、著名遥感专家林宗坚教授,应邀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作题为“无人机低空遥感”学术报告。

【4月25—26日】全国测绘科技大会在京举行。我校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学院分别获“‘十五’测绘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该室副主任李平湘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发言。龚健雅、刘耀林、李建成为青年科学家代表作学术报告,李德仁主持学术报告会。李清泉副校长、边馥苓、宋爱红等参加大会。李德仁、宁津生、张祖勋院士在大会闭幕式上讲话。

【4月】我校刘耀林、詹长根等完成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冯文灏、李欣等完成的“现代三维测量系列实验的研究与实践”,分别获2005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许才军、花向红等完成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理论与实践”,刘继琳、万幼川等完成的“遥感系列课程辅助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分别获得2005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5月初】为迎接我校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筹备办公室决定编纂出版《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五十年》一书,成立了编辑委员会,主任:宁津生,副主任: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委员:于子松、万幼川、万晓霞、刘耀林、朱德友、李平湘、李建成、陈明、晏金柱、徐兴沛、黄佐斌、龚健雅。邀请刚退休原测绘科大校史编研室编审徐兴沛担任该书主编,具体编著该书。

【5月3—5日】校党委书记顾海良,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及香港“志莲净苑佛寺公园信息系统”项目负责人朱宜萱等7人,赴香港志莲净苑访问;双方就进一步合作达成共识。而后顺访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5月4日】教育部、团中央授予测绘学院2003级博士生张胜凯“全国三好学生标兵”。

【5月6—12日】龚健雅率我校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团,赴荷兰国际地球科学学院(ITC)参加了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七专业委员会“从像素到处理”学术讨论会。龚健雅是该专业委员会第五工作组组长,也是本次会议的组织者之一。龚健雅等分别作口头报告或张贴论文,廖明生获最佳张贴论文奖。龚健雅主持了一场专题学术报告会,参加第七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代表团顺访ITC,就合作科研进行了交流。

【5月25日】校长刘经南会见来访的香港印刷商会理事长李德荣等5位港商。印刷与包装系主任万晓霞等出席。双方磋商在该系合作开办印刷管理EMBA,培养高级印刷管理人才,及与香港印刷企业在广东地区合作办学等,达成共识。

【5月25—27日】由我校印刷与包装系主办,美国电子文档基金会、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文化大学资讯传播系协办的“第一届图像传播国际会议”在武汉举行,国内外150余位嘉宾与会,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5月28日】教育部印刷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6年会在我校印刷与包装系成功举行。

【5月29日】由我校和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办、测绘学院承办的“第六届Hotine-Marussi理论和计算大地测量国际研讨会”在武大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开幕,20多个国家(地区)70多位专家、中国大陆100多位代表参加,主题是“现代大地测量的机遇和挑战”。

【4、5月】我校高技术产业立得公司成功对新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全程数据采集和处理。用李德仁院士主持研制代表当今世界最尖端的测绘科技产品——移动道路测量系统,仅20个小时有效采集就完成了格尔木到拉萨1142公里的数据采集——通过550公里长多年冻土层,最高山口海拔5072米,总长约10千米的隧道;内业数据处理仅用1天完成。通过这次数据采集和处理,立得公司建立起青藏铁路可视化3D图像库,为可视化铁路GIS提供数据解决方案,实现了铁路中心线建库和铁路附属设施(公路标/半公里标/信号灯/……)建库,迈出了铁路资产管理与维护现代化关键性一步。

【5月26—28日】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地理系湛飞并教授来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交流。与李德仁院士等进行研讨,参加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作报告介绍地理信息研究环境、健康的进展。

【5月29日】泰国亚洲理工学院工程与技术学院院长WorsakKanok-Nukulchai教授,工程与技术学院陈晓勇副教授等一行4人访问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月】我校7种教材获第五届全国优秀测绘教材奖,一等奖:陶本藻、邱卫宁等著《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刘耀林、刘友兆等著《土地信息系统》;二等奖:贾永红著《数字图像处理》,孔祥元、郭际明等著《大地测量学基础》;三等奖:詹长根、刘丽等著《地籍测量学》,黄声享、尹晖等著《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潘正风、杨正尧著《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5月30日—7月4日】美国田纳西州立大学地理系萧世伦教授,应邀来我校对研究生进行全英文授课,课程名称为“GIS for Transportation”,共计36学时。他还参加了空间信息与网络通信研究中心的项目讨论,与李清泉教授对合作事宜进行深入探讨。

【6月1日】我校测绘学院名誉教授授聘仪式,刘经南校长为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Chris Rizos教授颁发了“名誉教授”聘书。

【6月8日】校长刘经南院士、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陈明等,拜会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专题汇报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庆祝活动的筹备情况,得到鹿局长和国家测绘局完全赞成和支持。

【6月17日】国家测绘局在太原主持“山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项目成果鉴定会。该项目是我校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吉奥公司,全方位技术支持山西省测绘局,经6年半艰苦努力完成的。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GeoStar 5.0 GIS软件平台,首次实现用国产软件对省级大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集成化管理和业务化运行,实现了项目管理创新。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实现了建设目标,总体水平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月19日】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副校长StephanieFahey一行三位教授,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访问。龚健雅、吴华意等接待来宾。双方就合作事宜热烈讨论。

【6月25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来校,登门看望94岁高寿的老党员毛远耀。毛远耀是毛泽东的远房侄子,1926年参加革命,1957—1970年任武汉测绘学院党委第一书记。

【6月28日】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常志海一行到我校测绘学院,就“测绘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进行调研座谈参观。

【7月5—6日】李德仁、张祖勋率队访问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通报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情况。

【7月8—9日】校长刘经南院士一行访问河南省测绘局和郑州测绘学校、参加我校河南校友会议。两单位领导均表示支持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庆祝活动。

【7月10—14日】中国科技部·欧洲空间局“龙”计划合作项目研讨会在云南丽江召开。中方“龙计划”124位专家、欧洲空间局成员国46名科学家和官员参加了会议。李德仁院士、廖明生教授等代表“地形量测主题”出席了会议。李德仁院士作为“地形量测主题”责任科学家,主持了7月11日的大会,作“地形量测主题的进展报告”,受到同行专家关注和高度评价。

【7月12日】我校举行徕卡公司捐助测绘学院110万元人民币捐赠仪式。

【7月16—22日】“第36届空间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1900多名各国代表与会。我校李德仁院士应邀作了题为“中国对地观测卫星的应用”的特邀报告。

【7月23—24日】应李德仁院士邀请,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大象俱乐部4位国际知名教授到我校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举行专题报告会。报告会开幕式由实验室主任龚健雅主持,副校长李清泉和李德仁院士分别致欢迎辞。四教授分别作精彩的学术报告。

【8月4—7日】我校李德仁、朱宜萱、李平湘等6人访问甘肃;与甘肃省国土厅、测绘局和敦煌研究院就西部开发、数字莫高窟建设、国际合作等,达成意向。甘肃有关人士均表示支持,并组织校友返校参加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活动。

【8月12—20日】宁津生院士率团访问四川、陕西和山西三个省测绘局,通报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活动。三个省测绘局均大力支持。

【8月17日】张祖勋院士率团赴贵州国土资源厅、贵州测绘局访问。贵州校友共同表示以50周年庆典活动为契机,加强与母校的沟通交流,为母校、为贵州测绘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8月18日】我校李清泉副校长获得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8月27—30日】李德仁、龚健雅一行12人,赴新西兰奥克兰参加“2006年数字地球与可持续发展高峰”。李德仁院士作为论坛报告人,开幕式在主席台就座。他应邀作了“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报告。李德仁一行还顺访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州理工大学,与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工作的多名校友亲切交流。

【9月3日】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和主办、以“上海城市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为主题的“东方科技论坛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我校朱庆教授应邀作了“虚拟地理环境及其在大城市应急寻径和导航中的应用”的报告。

【9月9日】第22个教师节,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我校测绘学院李征航教授获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并出席了大会。

【9月20日】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仪式,聘请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王蜀嘉为我校客座教授。

【9月27日】德国激光雷达制造商和激光雷达测量服务商Toposys总经理Alexander先生,来我校遥感信息工程学院访问讲学,高度评价我校测绘成就及技术实力,对双方合作期望很高。

【10月9—13日】李德仁院士率我校代表团赴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出席“第27届亚洲遥感大会”。闭幕式上举行了特别仪式,李德仁院士代表中国测绘遥感界向蒙古国赠送了由我国对地观测卫星拍摄的、覆盖蒙古国全境的卫星遥感影像。

【10月9日】应我校邀请,香港星光集团首席执行官、全国政协委员、印刷与包装系客座教授林光如,来“珞珈印刷论坛”作“星光岁月”专题讲座。香港星光集团科技总监戴祖玺、星光印刷深圳公司成品部总经理钟志塘等7人一同来访。举办面向2007届毕业生的见面会。印刷与包装系有5个课题组获得“星光科研基金”支持。

【10月9日】我校测绘学院邀请徕卡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武大荣誉教授Dr.Hans Hess作主题为《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未来展望》的报告。

【10月10日】我校测绘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胜凯,荣膺“2006年度全国百佳大学生”称号。

【10月12日】深圳会展中心“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武大展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仔细观看立得公司移动道路测量系统的演示,她希望高校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吉奥公司GIS基础平台系列软件和立得公司LD2000-R型移动道路测量系统获得一致好评。立得公司获得本届高交会组委会、深圳市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自主知识产权证”。

【10月18日】兰州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廉、副校长郑晓静,率该校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及相关人员,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取经。李德仁院士会见了来访的客人。

【10月22日】为迎接我校测绘学科创建五十周年庆典,中国地图出版社、测绘出版社联名并全额资助正式出版《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五十年》一书,精装本10000册运达我校,满足庆典活动之需。

【10月27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实验室召开,该委员会主任李德仁院士主持会议。

【10月28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会见参加第14届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会议和武大测绘学科50年庆典的9位特邀外国嘉宾,校长刘经南、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德仁陪同。鹿心社等参观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学生亲切交谈。

【10月28—30日】“第14届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会议”在武汉海怡锦江大酒店召开。邀请国际学术组织ISPRS、FIG、IAG、ICA、IEEEGRSS的主席或副主席,及10位世界知名学者作主题报告。15个国家和地区300多名专家与会,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100多人到场旁听。大会从700篇来稿中选出96篇,分16个分会场作口头报告;选出200多个分四个分会场张贴;择优300篇,全文收录到会议论文集(共4册)由SPIE组织出版。大会闭幕式上对优秀青年作者颁发了最佳论文奖。

【10月28日】以“凝聚校友、携手行业、弘扬测绘、共谋发展”为主题的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50周年庆祝大会在信息学部运动场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兼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副局长李维森,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院长王小同少将,湖北省教育厅厅长路钢,陈俊勇、许厚泽、刘先林、魏子卿、宁津生、李德仁、张祖勋等院士,来自美、英、日、澳、荷等国的专家,校友、校老领导代表,校领导顾海良、刘经南等在主席台就座。参加大会还有国家测绘局、各省测绘局、测绘行业相关负责人及有关高校测绘学科代表等。

庆典由顾海良主持。刘经南回顾测绘学科作为武大独具特色优势学科、享誉海内外。鹿心社、郭生练、测绘学科教师代表李德仁,国际测绘学术组织代表、国际测量师联合会主席、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教授麦格,国际测绘教育界代表、荷兰ITC院长马丁·莫勒奈尔,全国测绘行业代表、山西省测绘局局长刘和平,校友代表、中国公路咨询监理总公司总经理王国峰先后在会上致辞。庆典庄重热烈。陈俊勇、许厚泽、刘先林、魏子卿、宁津生、李德仁、刘经南、张祖勋8位院士倡议: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步伐。

【10月28日】“第二届国际测量仪器及测绘新技术展览”在信息学部老体育馆开展。校党委书记顾海良、副校长李清泉、日本索佳公司驻京首席代表吕裕恒、美国天宝公司大中国区测绘部总经理麦克先生、瑞士徕卡公司北京办事处副总裁陈亮先生为展览剪彩。展厅里,瑞士徕卡、英国雷迪、美国天宝、日本索佳、苏州一光、广州中海达、北京博飞和南方测绘等35家国内外顶尖厂商展览200余件包括最新测绘产品。而众多参展厂商的领军人物都是武大校友。

【10月28日】“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

【10月29日】“2006年全国测绘人才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武大党委书记顾海良、全国测绘系统及高校百余名代表与会,探讨“人才强测”战略。

“贵州黄果树助学金”颁发仪式在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为10名贫困学子颁发了助学金。

【10月30日】校长刘经南在GP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森会谈。李维森表示,测绘局会全力支持武大测绘学科的发展,创造条件,让测绘学科各大实验室发挥更大的作用。

【10月30日】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数学与地球空间科学学院系主任克里斯·贝尔曼、GPS中心主任张克非博士、遥感摄影测量中心主任西蒙·琼斯博士等5人访问我校,与测绘学院部分师生座谈。两校正联合向澳政府申请长江学生奖学金,参加该项目的学生可赴澳学习专业课程5个月。

【10月30日】国际大地测量学会副主席、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工程系迈克·塞德里斯教授应邀在测绘学院作题为“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学术报告。

【10月31日】英国爱丁堡大学Neil Stuart博士,在我校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作了题为“自然资源管理的合成孔径雷达遥感”的报告。

【11月21日】受国家测绘局委托,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4D产品生产和应用技术培训班”(DEM数学地面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DRG数学栅格地图、DLG数学线划地图,简称“4D”)。

【11月22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06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测绘学院李征航负责的“GPS原理及其应用”、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孙家抦负责的“遥感原理与应用”,分别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11月28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听取该委员会主任李德仁工作报告,审议了实验室“十五”规划,审批了开放研究基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