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
【1月8日】鄂栋臣主持“南极地区测绘与遥感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月8日】测绘科大硕士生孙洪君,入选国家考察队首次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
【1月25日】测绘科大研制的“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国家测绘局确定为国家标准。
【1月】测绘科大研制的“三峡工程坝区测绘管理系统”国家测绘局专家鉴定在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应用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用于三峡工程测绘管理。
【1月】李建成、刘耀林入选国家第二批百千万人才工程。
【2月】龚健雅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一批特聘教授。
【2月】李德仁出任中国测绘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理事长。
【3月10日】测绘科大建成图书馆“多媒体文献阅览室”。
【上旬】李德仁出席九届二次全国政协会议,提交两个提案。
【3月】教育部批准测绘科大“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两学科为我国第二批设置特聘教授。
【3月】测绘科大获“1998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8个:一等奖2项:“新型卫星传感器图像在我国困难地区测图中的应用方法研究”(主持人:李德仁)、“分布式广域差分GPS实时定位系统方案研究”(主持人:陈俊勇、刘经南);二等奖6项:“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遥感图像处理原理与方法”、“地面控制与施工工程一体化自动化系统研究”、“地图数据编辑工作站的研制”、“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实用系统和方法研究”、“智能化图形扫描输入系统”。
【4月5日】完成我国第15次南极科考任务测技科大师生返校——黄声享参与中山站国际横穿南极科考、霍东民考察南极内陆格罗芙山地、张小红在长城站完成国际联测凯旋。王南红建我国第一个南极GPS常年跟踪站、国际联测,与测绘科大首派2名后勤员在南极越冬。
【4月16日】测绘科大“第一期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技术培训班”开课。
【4月21—23日】校长李德仁等6人赴泰国出席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移动绘图科技系统国际学术会议”,提交学术论文6篇。
【4月29日】我国首家GPS产业“测绘科大泰通GPS技术产业化基地”一期工程在武汉兴建。法人代表、副校长刘经南介绍,该基地将在三年建成,总投资1.6亿元。
【4月】龚健雅、李建成入选“199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4月】《测绘科大学报》1997—1998年共有50篇论文被EI(美国工程索引)数据库收录,检索比例达到31%。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数据库(CSTPC)统计,该刊1998年被引频次为131,影响因子达0.269,名列全国高校学报第二。
【5月4—21日】测绘科大举办第二期“全国甲级测绘单位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34名。
【5月24日—6月18日】教育部测绘科大“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及发展高研班”,学员41人。
【5月25日】测绘科大“湖改江工程”竣工启用,喝上了长江水。
【5月31日】测绘科大与郭晟合作,成立“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6月6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成果汇报暨建室十周年大会。
【6月8日】测绘科大网络中心实现校园网微波传输系统与华中网络中心互联运行。
【6月上旬】测绘科大授予黄声享先进工作者称号。黄声享准确导航,确保考察队驰骋南极冰盖两千公里安全无误、世界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作出贡献。
【6月14日】测绘科大授予1999年度工学博士学位5名、工学硕士89名、法学硕士3名。
【6月15日】1999年度学位授予仪式,校长李德仁向10名获得博士学位、97名获得硕士学位毕业生颁发了学位证书;1100余名毕业生获学士学位。
【6月17—22日】校长李德仁率代表团访问荷兰ITC,会谈项目有关问题,应邀作学术报告。
【6月25日】测绘科大表彰38名主动参军的毕业生。授予76名“优秀毕业生”称号。1999届毕业本科生1193人、专科生236人、硕士生102人;赴31个省市区、13个计划单列市、43个国家部委400多个单位工作。
【6月23日—7月2日】校长李德仁院士4人从荷兰抵非洲津巴布韦访问,与哈拉雷理工学院签署校际合作协议,应邀作学术报告;参观了津巴布韦测绘局。
【6月】测绘科大出版社《数字摄影测量学》(张祖勋、张剑清编著);《春去春又回——地球上的周期性现象探密》(代敏编著),分别获“1999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暨科技进步”三等奖。《测绘科大学报》获“全国优秀学报一等奖”。
【7月4日】国家测绘局调整校领导人员:王观松任校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陈明任党委常委,免去甘宏度、鄂栋臣校领导职务。
【7月15日】李清泉任校长助理。
【7月14—16日】陈春明2人赴波兰“第二届国际南极大地测量研讨会”,提交论文2篇。
【7月18—29日】刘经南等6人赴英国“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22届大会”,提交论文5篇。
【8月5日】我国首次北极科考队鄂栋臣和台湾明新技术学院张瑞刚,利用便携式重力仪在北纬73度、西经165度浮冰上绝对重力测量成功,填补北冰洋无高精度绝对重力点空白,我国成为获北冰洋上绝对重力值的国家。
【8月14—21日】黄仁涛等3人赴加拿大“国际地图制图协会(ICA)第19次大会”;其《深圳市地图集》获“杰出作品”奖。
【8月16—21日】“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五届年会”,李德仁为该协会第二届理事会顾问,龚健雅为理事,边馥苓为教育与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测绘科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理事会单位。吉奥之星作为国产地理信息系统主流软件,受用户青睐。
【9月7日】测绘科大“211工程”建设项目、建筑面积8400m2、造价1600万元、可同时容纳1万人就餐多功能现代化学生食堂投入使用。
【9月12日】中国北极科考队副队长鄂栋臣完成我国首次北极考察回校。
【9月14—17日】李德仁代表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参加“联合国空间技术用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作题为“遥感在粮食保障与安全中的作用”学术报告。
【9月18日】李德仁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校长马丁·施托雷尔签订校际合作协议。
【9月19日】测绘科大吉奥公司改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武汉吉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占60%股份,社会占40%股份,李德仁任董事长。
【9月19日】测绘科大与南京规划局签协议,共建“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9月20日】李德仁校长获“1999年度何梁何利奖”奖励证书和奖金20万元(港元)。
【10月1日】测绘科大“自行GPS火炮系统”受军方称赞,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中展示。
【10月6—14日】深圳“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测绘科大研制的可视电话,在20多种参展可视电话中成为热点。
【10月7—9日】“1999年全国城市规划管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测绘科大召开,全国近50名专家与会,收到论文40余篇,大会报告15篇。
【10月12日】测绘科大与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
【10月】龚健雅获国家人事部“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一等功”奖励。
【11月1日】我国第16次南极考察,测绘科大3人乘“雪龙号”赴中山站,1人另赴长城站。
【11月1日】首任院长夏坚白像印成中科院建院50周年院士邮票,收进《院士珍藏纪念邮册》。
【11月5日】“1999年全国GIS软件测评新闻发布会”,测绘科大“吉奥之星系列软件”多性能优于国外同类软件,被科技部推荐。
【11月上旬】测绘科大启动教学楼群联体工程,新增教室、实验室面积11200m2,可基本满足学校教学需要。
【11月18—27日】李德仁等16人赴香港出席“第20届亚洲遥感教育会议”;提交论文9篇,江万寿、朱宜萱《高精度古建筑正射影像的制作》获最佳论文奖。
【11月10—20日】测绘科大获“1999年联想杯中华青年遥感辩论会”团体冠军,其中一辩队员、在职博士生张目获“优秀辩论员”、“文采奖”、“风度奖”3项单项奖。两岸三地10队参赛,8名专家评委会5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11月20日】测绘科大刘经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9日—12月2日】“首届数字地球国际会议”在京召开。李德仁任会议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数字地球北京宣言”撰稿,与龚健雅分别作学术报告;测绘科大“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吉奥之星”参加成果展览。
【11月】李德仁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教育部批准,测绘科大聘任潘和平、江斌分别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特聘教授。
【12月5日】“吉奥杯GIS系统软件设计大赛”,吉奥公司无偿赠送一批有完全自主版权国产GIS软件给测绘科大。董事长李德仁阐述国产GIS软件意义,希望中国软件占领世界市场。
【1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长、主席团执行主席宋健电贺刘经南入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月上旬】1999年本科生毕业1190名,考取研究生87人,1033人落实就业单位,一次到位率95%以上。
【12月6日】测绘科大制订“关于加快我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深化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1999年是建校以来成立高新技术企业最多的一年,校办产业年收入居湖北省高校前两名。
【12月16日】“王之卓创新人才奖”首次颁奖。获奖者9名:研究生6人,本科生3人。
【12月25日】信息产业部专家鉴定测绘科大“可视电话”,是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性能可视电话,改变了我国在该领域受制于人的现状,填补了国内空白;建议支持其产业化。
【12月27日】测绘科大与洪山洪美房地产公司签订预购“桂子花园”住宅协议,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教工购该小区住房。
【12月】关泽群博士论文《商空间下的遥感图像分析理论探讨》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指导教师李德仁获“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12月】胡瑞敏荣获“湖北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
【12月】龚健雅主持研制成功“土地变更信息管理系统”,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准确可靠资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月】测绘科大3成果获199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李德仁主持的“GPS航空测量技术”、张祖勋主持的“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三等奖:於宗俦、鲁林成主编的《测量平差基础》(第三版)。
【12月27—28日】测绘科大举办“从影像信息到数字地球”国际学术会议,国内外70人与会,提交论文16篇。
【12月30日】国家计委批复国家测绘局、教育部联合《关于申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11工程”正式立项的函》,同意测绘科大为“211工程”立项院校,从“九五”期间开始建设。测绘科大“211工程”正式列入国家重点“21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