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4.1.2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航测与制图系,历经航空摄影测量系、航测与遥感系、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00年8月成立更名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王之卓等老一辈科学家是学科和学院的奠基人。学院设置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国情监测2个本科专业,均为全国首创,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另有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全国重点学科,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欧亚科学院院士2人,教授28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38人(含兼职)。在职教师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专家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另有多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教学名师、宝钢教育优秀教师。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教育教学为根”的办学理念,院士、“千人计划”学者、珞珈特聘教授等长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开设全英文课程6门。学院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13项,6篇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本科生课程“遥感原理与应用”、“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等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经过多年的探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凝练出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地理信息工程、地理国情监测四大研究方向,拥有5个省部级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中心,是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近十年来,学院获批“863”项目1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以“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11”、“985”工程科研平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复合型遥感人才。毕业生中,有的已经成为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两院院士,有的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许多已走上了业界领导岗位,为测绘遥感事业的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目前,学院秉承“笃志、敦行、和协、拓新”的遥感精神,紧跟遥感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积极倡导“大遥感”理念,推动遥感学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