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测绘学科由1956年成立的武汉测量制图学院的航测与制图系发展而来,历经地图制图系、地图学与国土信息学院,1994年地籍测量专业并入,成立土地科学学院。2001年1月,由原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土地科学学院合并组建成立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集理、工、管学科专业的综合性学院。
学院涵盖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4个一级学科,拥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2个国家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2个和湖北省重点学科3个;拥有和共享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公共管理与环境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资源环境监测与规划等8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6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野外实习基地。学院的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理学为国家“211”、“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有地理信息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数字制图与国土信息应用工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5个。
学院设有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地理信息科学系、国土资源管理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系等6个系。现有教职工141人,其中专任教师108人(含教授35人,副教授49人),管理人员20人,实验技术人员13人。现有本科生1198人,硕士生598人,博士生242人。学院有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领军人才2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委员会委员1人,湖北省高端人才1人,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1人,国家和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9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1人、优秀奖2人,“青年千人”入选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先后2人担任国际地图制图协会副主席,多人担任其他国际和全国性学术团体的领导职务。
近十年来,学院承担和参与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专项、国家行业公益科技项目以及一大批横向科研项目达900多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省部科技进步奖20多项,学院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等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地理信息系统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一直坚持“学科立院、人才兴院、科研强院”的办学方针,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增强学院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