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

1989年

【1月4—7日】“全国测量学电视系列教材片首次评审会”在测绘科大举行。宁津生任评审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测绘教材委员会主任、武测前院长纪增觉,为评审把好质量关。会议审定通过了7部电教片(其中测绘科大电教中心制作2部)。

【1月4日】测绘科大恢复函授教育后首届函授本科生毕业。这批1983级函授生,共四个专业302人,经过5年半学习实际毕业245人,占录取人数的81%。

【1月14日】测绘科大“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获国家教委1988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近代测量平差理论及其应用”获二等奖。

【1月25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47位研究生工学硕士学位。

【2月6日—3月6日】王之卓、张祖勋、李德仁应邀访问联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举行隆重的“金博士”庆祝会,纪念王之卓荣获该校博士学位五十周年。为李德仁颁发了“汉沙·航空测量奖”。会后访问了联邦德国8个城市10所大学及汉沙航测公司、蔡司光学仪器厂,作7场学术报告。后赴瑞士苏黎世访问与讲学一星期。

【2月14日】测绘科大李德仁、毋河海获“1988年度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2月26日】鄂栋臣、徐绍铨参加中国南极中山站落成典礼,测绘科大致电热烈祝贺。

【3月3—6日】国家教委重点学科项目评审团来校评估,初步确定“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列为世界银行追踪实验室。

【3月】测绘科大与澳大利亚昆土兰技术大学,通信签订校际协议。与澳大利亚昆土兰大学交换了校际协议初稿。

【4月8日】我国第五次西南极考察队员、大地系讲师杨振涛返校。他主要完成菲尔德斯海峡断层形变、纳尔逊冰盖运动、长城站建筑物形变监测、长城湾平均海水面确定及水准原点联测等。

【4月11—16日】国家测绘局“七五”重点测绘科研项目工作汇报会在测绘科大召开。

【4月13日】测绘科大鄂栋臣、徐绍铨参加中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出色完成中国南极中山站建站和测绘考察任务返校。

【4月19—23日】“中国测绘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30周年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代表221人,特邀代表25人。王之卓被选为第五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宁津生为副理事长,胡毓钜为名誉理事,宁津生、李德仁、陶本藻、郑肇葆、杜道生,丁窘辋、陈晓东、徐庆荣、周慎杰等,分别被选为学会各专业(工作)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

【4月28日】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首次东南极考察庆功大会,鄂栋臣、徐绍铨均获二等功。

【5月13—26日】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地籍测量司司长、慕尼黑科技大学教授、地籍测量专家齐格勒博士应邀来测绘科大讲学;20个省市区40余人来上课

【5月17日】测绘科大1983级165名函授本科毕业生获“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5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测绘科大出版社,副校长张祖勋兼出版社社长。

【5月31日】测绘科大公布首批满足“课程建设规范”、验收合格的19门课程;印发《课程验收工作总结》及《1989年评选一类课程暂行办法》,促进主干课程建设。

【6月3日】测绘科大“关于攻读‘双专业’和‘辅修专业’暂行办法”从本科1987级执行。

【6月】测绘科大从1989—1990学年起执行《课程选修办法》。

【6月25日—8月23日】成人教育中心7个函授站、1985—1988四个年级函授生1060人暑期集中教学。

【6月26日】校学位委员会授予单杰、徐培亮工学博士学位,授予4人工学硕士学位。

【7月3日】1989届毕业典礼,毕业生611人,计划分配本科毕业生426名、专科生98名。

【7月8日】测绘科大4项成果获1988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其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注入器激光准直系统”获二等奖,“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信息系统”、“鄂西利川市草场资源遥感调查”、“体外循环流量计”等3项均获三等奖。

【7月】国家重点实验室会议在成都举行,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获贷款130万美元,在155个子项目中列第7位。

【8月17—24日】测绘科大胡毓钜、杜道生出席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地图学协会第14届学术讨论会;700余人与会;其中我国约30人,14人宣读论文;会议期间还发放了测绘科大与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地图》杂志英语增特刊150本。

【8月21日】测绘科大成人教育中心为1985级“四·二两段制”前四年专科函授毕业生举行毕业典礼。360名函授生完成专科任务,有168人取得两年本科学习资格,其余192人获大专文凭。

【8月26日】测绘科大刘基余教授作为国家测绘系统唯一代表,应邀到中南海参加“国家航天领导小组学术座谈会”。

【8月下旬】1989年从全国28省市区招收本科生494名、专科生212名(内少数民族本、专科生各12人),函授普通班专科生22名。从全国25省市区招收2个本科函授生42名、7个专科函授生265名,共计307人。

【9月2日】国家测绘局委托测绘科大举办第一期“测绘系统大队级干部管理科学研究班”。

【9月9日】测绘科大成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张祖勋,副组长:杨长庚,组员12人。

【9月上旬】国家测绘局拨专项经费,改造测绘科大崇阳实习场。

【9月1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访华代表团访问武汉,代表团成员、莫斯科测绘学院院长、苏联宇航员、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维克多·彼得诺维奇·萨维内赫访问测绘科大。

【9月20日】测绘科大《关于加强对学术梯队及骨干教师管理的通知》,公布了各学科学术梯队成员及骨干教师的名单。

【9月21—27日】测绘科大“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卫星网与地面网的联合平差及其在西北卫星定位网中的应用”、“地图数据库与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注入器激光准直系统”、“南极测绘成果”、“近代平差理论及其应用”等成果,被选入“建国四十周年武汉地区科技成就展”,在武汉展览馆展览。

【9月24—26日】荷兰驻华大使馆新任秘书波特曼先生来访,了解中荷合作建立“城乡测量、规划与管理教育中心”的进展状况。

【9月28—10月初】鄂栋臣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加首都国庆40周年活动。

【10月6—9日】“湖北省测绘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暨第5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我校召开。选举省测绘学会第5届理事会,副校长张祖勋当选为副理事长。

【10月11日】国家测绘局主持在测绘科大召开“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基本专业目录(有关测绘部分)讨论会”,全国24人出席,其中有测绘科大王之卓、纪增觉、宁津生、张祖勋、鄂栋臣、丁窘辋、陶本藻、李德仁、杜道生等。

【10月12日】国家测绘局委托测绘科大办的“国家测绘系统第一期大队长级管理科学研究班”,26名学员学习期满,举行结业典礼。

【10月14—19日】宁津生校长在大连主持“测绘科大第八次函授站工作会议”,各函授站22人参会。会议表彰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21名,选出优秀函授生89名。

【10月】国际地图制图学会副主席、测绘科大胡毓钜教授,应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邀请,通信评审该校副教授晋升教授——这是测绘科大教授首次参加外国大学评审副教授晋升教授事宜。

【10月30日】大地测量系高级工程量蔡宏翔、航测与遥感系青年教师孙和利,参加我国第6次南极考察队,乘“极地号”考察船远航南极,承担中山站第二期建设、测绘等任务。

【11月1日】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王之卓教授荣获中国科学院颁发的荣誉章。

【11月2日】由王之卓、金为铣、李德仁负责完成的“专业改革系统工程——由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发展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

【11月1—3日】国家教委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大学发展项目测绘科大第三标,将购置GPS卫星测量系统、超微机系统、综合测量系统、计算机排版系统等设备,总价值85.7万余美元。

【11月4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及中科院院长周光召联名电贺王之卓教授80寿辰。

【11月5日】测绘科大1989年恢复招收留学生,“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招收亚太地区4名高级进修生,学制一年。

【11月7—15日】荷兰ITC尤佩拉兹教授等访问测绘科大,双方草拟“两校1991—1994年新合作备忘录”,分别报送我国国家测绘局、荷兰政府合作与发展部,争取批准。

【11月11日—12月8日】根据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安排,澳大利亚昆士兰技术大学测量系主任库比克教授来我校访问讲学。

【11月13—20日】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国际摄影测量界著名学者阿克曼博士第三次来测绘科大讲学。测绘科大授予阿克曼为名誉教授。

【12月上中旬】测绘科大6个项目获国家科学基金资助,2个项目分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首批资助。

【1989年】根据“中荷城乡测量规划与管理教育中心”安排,ITC全年派教师16人次来授课。讲授“遥感与地球资源信息”、“SPOT立体图像判读原理”、“城市与环境地学”、“城乡社会经济信息系统”等课题,介绍城乡测量规划先进科研成果。

【12月】王之卓、金为铣、李德仁主持的“专业改造系统工程——由航空摄影测量专业发展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获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於宗俦、吴俊昶、鲁林成主持的“测量平差课程内容与本系的改革”,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测绘科大的“大学物理课程建设”、“工程制图课程的改革与建设”、“高等数学课程建设与改革”3项教学成果,均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89年】测绘科大被“亚太地区遥感教育中心”确定为亚太地区遥感教育培训中心之一。

【1989年】测绘科大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科技进步奖:(1)1988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二等奖:近代测量平差理论及其应用;(2)1988年度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注入器激光准直系统;三等奖3项: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信息系统,鄂西利川草场资源遥感调查,体外循环流量计;(3)1988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国土经济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