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成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并建立新型国际化合作机制

9.1.5 成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并建立新型国际化合作机制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与国(境)外相关机构和企业联合成立了7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分别是: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2007年)、武汉大学-徕卡摄影测量与遥感联合研究中心(2007年)、武汉大学-Oracle空间数据库创新研究中心(2008年)、武汉大学地学计算与分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09年)、武汉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联合研究中心(2012年)、武汉大学-印刷科技联合研究中心(2012年)、中新环境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中心(2015年)。与国际开放地理信息系统联合会(The 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Inc.,OGC)签署合作协议,成立了OGC中国论坛筹划指导委员会。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依托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相关单位、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空地一体化地球空间信息智能处理引智基地以及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成立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于2015年10月16日通过由教育部组织的立项建设论证。

1.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泰国诗琳通公主曾在中国学习,对中国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曾经获得地球空间信息相关的硕士学位。为了推动中国与泰国在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合作,由诗琳通公主倡议,泰国科技部与武汉大学签署协议,在武汉大学建立诗琳通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研究中心,就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开展合作。中心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和理事会。顾问委员会由诗琳通公主亲自担任主任委员,中心主任由泰国航空航天局局长和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共同担任。中心成立以来,每年举行一次理事会,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教学与科研合作。多位泰国学生到武汉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武汉大学多名教授到泰国进行讲学和交流。目前正在就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测图、基于SAR卫星数据的洪水监测以及泰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接收处理等项目开展合作。

(2)武汉大学-徕卡摄影测量与遥感联合研究中心。徕卡公司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摄影测量仪器与软件企业,2007年与我校签署了“武汉大学-徕卡摄影测量与遥感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协议。徕卡公司提供摄影测量仪器与最新软件,为武汉大学测绘学科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免费技术培训,支持进行教学与研究开发,促进了本学科相关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3)武汉大学-Oracle空间数据库创新研究中心。Oracle公司是全球最著名的数据库公司,2007年与我校签署了“武汉大学-Oracle空间数据库创新研究中心”合作协议,开展空间数据库的基础理论、空间数据管理与索引方法、空间数据库操作函数与GIS的接口等方面的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经签订了两个项目合作协议,由Oracle公司提供研究经费开展栅格数据管理、点云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空间本体与语义等方面的研究。

(4)武汉大学地学计算与分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09年12月,“武汉大学地学计算与分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以武汉大学为主,联合国内外地学计算与分析的科研力量,通过广泛交流与合作研究,提升国际上地学计算、空间分析和地学模拟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基于网络服务技术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地球空间数据与地学分析模型和方法共享服务基础平台,通过标准协议,整合来自不同学科和研究单位的地学空间分析和地学模拟的理论研究成果。最终将该中心建设成为一个集地学计算和空间分析方法和模型研究、地学空间分析工具开发、地学空间分析应用于一体的研究基地。2010—2014年,依托联合研究中心建立的学术网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分别在2011年、2013年召开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国际指导委员会会议。同时,依托中心于2013年5月举办了“第十二届地学计算国际会议”,吸引了117位注册参会代表,其中欧美11个国家的47位学者与会交流。

(5)武汉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联合研究中心。2012年11月,“武汉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校长Dirk Jan van den Berg先生率领十几位相关领域教授组成的代表团访问武汉大学,为中心揭牌。2013年1月23日,中心在武汉成立顾问委员会。2014年8月19日至20日,李德仁院士、龚健雅院士率12人代表团访问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双方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举办了第三次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双边学术研讨会,并同时就研究生培养、国际合作和交流进行磋商。中心成立以来,已经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学者互访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5年3月11日,武汉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地球空间信息联合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中期评估报告会顺利举行。会上,两校签署了双学位博士联合培养协议。

(6)武汉大学-香港印刷科技联合研究中心。2012年,“武汉大学APTEC(香港印刷科技研究中心)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在香港印刷业商会的支持下,以印刷标准化认证和服务为主要工作目标,立足华中地区,辐射全国。先后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支持下,完成了湖北省十余家大中型印刷企业的行G7培训和认证,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多家大中型印刷企业的行G7培训和认证。为加强我国印刷包装企业经营管理及印刷标准化水平,提高国内行业技术创新发展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7)中新环境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中心。中新环境智能计算技术研究中心由武汉大学与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新西兰皇家科学院水与大气研究所、武汉珞珈得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于2015组建成立,并于2016年正式挂牌运行。中心充分利用四个参与单位优势,通过人才培养、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广泛深入的科研合作,促进中国和新西兰在计算智能和环境领域内的交流合作。

2.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为了推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促进我国与世界知名大学和学者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学者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学术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武汉大学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于2012年合作成立了“武汉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科学联合研究中心”(WHU-TUD JRC)。在教育部推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后,武汉大学又在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联合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整合与扩展了与其他国外机构的合作,培育和组建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该实验室于2015年10月16日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认证,正式进行立项建设。

联合实验室旨在建立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研究环境,以武汉大学为研究基地,聚集武汉大学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优势力量,联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国际本领域的科研力量,构建虚拟联合体,通过广泛交流与合作研究,提高本学科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并引领本领域的国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