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2.3.3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

1984年,国家决定由国家计委牵头在全国建立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987年,国家计委提出利用世行贷款,通过公开竞争、择优选拔的方式,从全国1500个博士点、500多个重点学科专业中遴选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家测绘局的支持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于1989年获批建设,该实验室也是我国测绘学科第一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被确定为7个世行贷款示范实验室之一。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实验室于1991年开始利用世行贷款进行建设,贷款总额为130万美元,在155个子项目中列第7位。这些经费中的90%用于购置设备,10%用于派出人员、聘请专家和购置专利文献、图书资料。学校先后通过3次招标,购置了一批先进的仪器设备、软件系统和图书资料,实验室形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条件,同时,派出一批教师出国际学习培训,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

国家测绘局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始终给予大力支持,先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实验室每年提供20万元开放研究基金和10万元运行补助费,为实验室的正常开放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4年,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当年12月,校党委书记张世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郑儒根,赴京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十周年总结表彰暨高校重点实验室工作会议。郑儒根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个人,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计委等中央7部委共同授予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金牛奖”。

1995年4月19日,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家测绘局验收专家组和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国家自然基金委代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该实验室科研方向明确,遥感图像处理、空间信息系统、高精度空间定位三大研究方向特色、优势明显,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有老中青结合较稳定学术队伍;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有权威性、国际性和代表性;开展与国际水平接轨的实验与科研;实验室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一致同意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冠以“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名称。

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评估,该实验室名列地学部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5名。2000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估中,该实验室名列地学部2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第4名,被评为A级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