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指数及指数化投资发展历程

一、国内指数及指数化投资发展历程

2002年,国内第一只指数基金诞生,华安基金发行成立上证180指数增强基金,开启国内指数化投资时代。2004年,国内第一只ETF诞生,华夏基金发行成立上证50ETF,国内指数化投资进入场内产品时代。随后,指数化投资在国内市场快速发展,指数基金数量从2005年的11只增长至2020年6月的1022只,规模从190亿元增长至1.38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6.69%和34.36%。同时,国内指数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涵盖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资产类别,其中股票类还包含规模、行业、风格、策略等不同类型的较为完备的指数体系。

图1 指数基金数量与规模概览[1](右: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中证指数公司整理。

表1 国内市场指数体系

② 规模指数与宽基指数概念相近,常被交互使用。

续表

回顾国内指数化投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一是2009年,顺应国际市场指数投资发展趋势,国内市场指数基金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二是2012年,首批跨市场ETF发行上市,推动国内市场指数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元;三是2019年,国内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资管行业转型发展,投资者对指数投资认同度持续提升,指数基金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可以发现,投资理念的发展与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指数化投资发展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