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暂停接收画件的启事
陆小曼赋性绝颖,多才多艺,能唱戏,工书法,尤擅绘事。她曾拜贺天健为师,习画山水,“得吴门派三昧”[4]。1936年4月3日至5日,贺天健在宁波同乡会举办“近作展览会”,“小曼亦以所写精品二十余帧,陈列其中,见者均谓精美绝伦”[5]。1940年12月21日至29日,陆小曼与翁瑞午在大新公司四楼东廊联合举行国画展览(原定展至27日,后应各界来函要求续展两天),其“所作山水,清逸澹丽”,“慕其名而来参观者殊夥”[6]。
徐志摩罹难后,陆小曼生活陷入窘境,除赖友朋援手外,主要靠鬻画卖字自给。她曾屡订山水画润例,并在上海报纸上登载。1941年6月10日,上海《新闻报》第17233号所刊《陆小曼山水润例》为:
堂 幅 每尺五十元
屏 条 每尺四十元
立轴照堂幅例
纨折扇 每握五十元
册 页 每方尺四十元
手卷及极大极小之件面议
加工重色点景金笺均加倍
墨费一成 润资先惠
约期取件 劣纸不应
辛巳重订
收件处 本外埠各大牋扇庄及福熙路福熙坊三十五号本寓
1943年夏,陆小曼重订润例,将润资做了调整:堂幅每尺五百元,屏条每尺二百元,立轴每尺三百元,纨折扇每握三百元,册页每尺二百元。同时,增加书法项目:“书法照立轴二折算,晋唐小楷加倍。”[7]这些润例,或许是陆小曼自订的亦未可知。准此,则这些润例当然也可算作陆小曼的佚文。
陆小曼体质娇弱,多愁善病,常以药炉为伴,因此每每不能按期向索画者交卷,有时还不得不暂停收件。1945年6月11日、17日,《海报》(金雄白主事)第1127号、第1133号连续刊登了一则《陆小曼启事》,全文如下:
曼因手腕酸痛,兹遵医嘱,亟须休养。爰自即日起,暂停收件一个月。所有前接画件,亦须在一月以后,方可交卷,希亮察是幸!
失去了徐志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陆小曼灵魂麻木、心如死灰,“每天只是随着日子往前走”[8]。但她又不愿就此消沉、堕落下去,而是不断努力地使自己振作起来,希望自己“多画一点画,多写一点东西”,走出“死灰色的生活”[9]。可惜,她的身体太不争气,不然的话,是会留下更多“不死的东西”。
【注释】
[1]原载上海《文汇报》2019年11月18日第8版《笔会》。
[2]参见拙文:《陆小曼的一次义演和一篇自述》,《书屋》2012年第4期;《陆小曼“捧角”》,《书城》2012年第8期;《“〈语林〉附刊小册甲及陆小曼佚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3日;《又见陆小曼佚文佚简》,《书屋》2018年第7期。
[3]参见柴草:《陆小曼文存》,三晋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248页。
[4]《陆小曼女士画扇》之说明文字,上海《晶报》1932年6月24日第1584号。
[5]奚燕子:《陆小曼学画贺天健》,上海《金刚钻》1936年4月4日第2308号。
[6]《翁瑞午陆小曼合作画展揭幕盛况》,上海《新闻报》1940年12月23日第17074号。
[7]《陆小曼山水润例》,上海《海报》1943年8月10日、13日第464号、第467号。
[8]陆小曼:《随着日子往前走》,上海《南风》1939年9月第1卷第5期。
[9]陆小曼:《灰色的生活》,上海《语林》附刊小册甲1945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