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的穆时英佚文佚简考释[1]

新发现的穆时英佚文佚简考释 [1]

自《穆时英全集》(严家炎、李今编)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08年1月出版以来,刘涛、赵国忠、陈建军、李欣、杨新宇、王贺等学者陆续发现了不少包括小说、散文、影评、书信等在内的穆时英佚文,并及时做了披露。[2]具体如下:

《弱者是怎样变成强者的故事》,载上海《中国学生》月刊1931年3月第3卷第3号第26期,署名穆时英。

《光华文人志》,载上海《光华年刊》1931年第6卷,署名穆时英。

《别辞》,载上海《光华年刊》1933年第8卷,署名穆时英。

《双喜临门后》,载上海《光华附中半月刊》1933年第1卷第9期,署名穆时英。

致中外书店经理函(1933年7月3日),载上海《中外书报新闻》周刊1933年7月7日第6号,署名穆时英。

《谈宁波人》,载《上海宁波日报·文学周刊》1933年8月29日创刊号,署名穆时英。

《Roberta之话——时装tap爵士、琴逑罗吉斯及其它》,载上海《大晚报·火炬》1935年7月11日第6版,署名穆时英。

《初夏小草等二章》,载上海《大晚报·火炬》1935年7月18日第6版,署名穆时英。

《约翰·陶士·帕索斯》载上海《大晚报·火炬》1935年8月1日、4日第6版,署名穆时英。

《内容与形式》,载南京《中央日报·文学周刊》1935年8月10日第20期,署名穆时英。

《影坛一言录》,载上海《妇人画报》1935年8月25日第31期,署晨报《每日电影》编辑穆时英。

《忆》,载上海《小晨报》1935年9月13日第2版,署名穆时英。

《说人情世故》,载上海《社会日报》1935年9月21日第3版,署名穆时英。

《下午》,载上海《小晨报》1935年9月25日第2版,署名穆时英;又载北平《华北日报·每日文艺》1935年9月29日第294期,署名穆时英。

《芳邻》,载上海《大晚报·火炬》1935年9月27日第6版,署名穆时英。

《戴望舒简论》,载南京《中央日报·文学周刊》1935年9月28日第27期,署名穆时英。

《辟谣》,载《社会日报》1935年10月6日第3版,署名穆时英。

《苍白的彗星》,载《上海画报》1935年12月25日第2卷第2期,署名穆时英。

《浮雕:上海一九三一》,载《大地》月刊1936年第1卷第1期,署名穆时英。

《我的计划》,载上海《文化生活》周刊1936年1月16日第2卷第1期“特大号”,署名穆时英。

配图短文,无题名,载上海《小晨报》1936年1月28日第2版,署名穆时英。

《死亡之路》,载《上海画报》1936年3月1日第2卷第4期,署名穆时英。

《〈摩登时代〉小感》,载《时报·电影时报》1936年4月5日第1376号,署名穆时英。

《少陵画展序》,载《王少陵画展目录》1936年11月10日,署名穆时英。

题侣伦纪念册,见侣伦《悲剧角色的最后》(《向水屋笔语》,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5年7月版),无署名。

《扉语》,载汉口《世界展望》1938年3月5日创刊号,署名穆时英。

《社中偶语》,载汉口《世界展望》1938年3月5日创刊号,目录页署名编者,内页无署名。

《中国苏维埃的蜕变》,载汉口《世界展望》1938年3月20日第2期,署名穆时英。

《扉语》,载汉口《世界展望》1938年5月1日第4期,署名穆时英。

《社中偶语》,载汉口《世界展望》1938年5月1日第4期,无署名。

致林柏生函,载南京《新命月刊》1940年12月20日第2卷第7、8期合刊,无署名。

许多现代作家“全集”都可能存在“不全”的现象,《穆时英全集》也不例外。除了上述三十余篇作品外,穆时英佚文还有进一步发掘的空间。据笔者所知,以下几篇就未收入《穆时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