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的音乐
“拉法埃罗[1]的天才直接深入人心。”
——《贝文努托·切利尼[2]传》

学习的唯一真正途径就是去做。手的技能和思考的技能,只有通过用手和用脑才会获得。我们若不是每天都全力以赴地用手和用脑,我们的技能就不会纯熟,我们的知识也不会渊博。用手和用脑这个任务往往很难,很令人不快,却能带给我们智慧、成功或者益处。这些东西都不会只凭说说就能得到,其他类似的东西也一样。只说不做,这是最糟糕的学习方式。但是,假如真心地去说,仔细地去做,我们就会得到很多。说与做的良好配合常常能产生思想,我们如果刻苦地实践那些思想,它们就会使我们朝正确的方向走得很远。
是否有人把音乐比作一个国度,我不知道。但我们却可以把音乐比喻成一个国度,然后,我们就能决定是在这个国度里漫步,观看美丽的事物,对它们产生惊奇,再详细地谈谈我们的赞美和惊奇;还是着手对这个国度做一番真正的、认真的考察,而作为回报,这样的考察能让我们清楚地理解我们见到的一些事物。让我们用后一种方式去旅行吧,这首先是因为它能使我们得到真正的知识,而更有益的是,这种方式能使我们从第一天起就懂得一点:要得到最真实的快乐和最可爱的幸福,我们就必须为了它们去做些什么;它们是我们用劳动和痛苦换来的。
波利森娜(Polissena)是世界上最有智慧、却不大著名的哲学家之一。我认为,她之所以逐步有了智慧,完全是因为她的劳作。当我们越来越熟悉真正的音乐,我们就会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音乐诞生在某个人的心里。“一切不朽作家的作品都发自内心。”[3]世上再没有比心灵更真实的东西了,伟大的作家发自内心地写作时,你可以肯定他们都想把那些话写进你心里。除了写进你心里,不会是其他任何地方。真正的音乐是在某个人的心里写就的,所以我们就必须在自己心里去感受它,就像在演奏它,舍此它就毫无意义。
必须先用心去温暖音乐,音乐的美才会表现出来。有趣的是,我们的情绪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我们训练自己的眼睛,训练自己的耳朵,训练自己的舌头,训练自己的双手,甚至训练自己的思想,它们都一定会自动地表明我们做这些训练时是否心甘情愿。奇妙的是,真理将会从看似秘密的东西里显示出来,尽管这很奇妙,事实却的确如此。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情愿地做事和不情愿地做事,两者大有区别。我们知道,快乐而热情地做出的事情能做得很好,仿佛是直接从心里跳出来的一样。不仅如此,这样的事情还会在我们周围的人们心中激发出真正的欢乐和热情。这就叫做“鼓舞”(Inspire)。你不妨在字典里查查这个词,你会看到它的确切意思是“注入”。这些事情给其他一切事物注入了欢乐,而欢乐就来自我们心里。
欢乐能以很多方式表现出来:欢笑,目光,游戏,波利森娜那样的生活以及任何事物,都能表现欢乐;但一切不能打动人心的事物都不能表现欢乐。由于任何事物都能表现欢乐,欢乐也能通过音乐来表现。我们能把欢乐放进游戏,同样,我们也能把欢乐放进音乐。像在其他一切事情上一样,我们放进去多少,它就能表现出多少。另外,我们最好现在就理解一点:我们把什么放进音乐,音乐就会表现出什么。我们放进去的可能是欢乐、悠闲、仇恨或者勇气;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无论放进去什么,它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请记住,无论什么。这一点很有意义。你如果练习一个小时演奏,这中间却时时想着去干别的事情,那你就不必怀疑:每个人都一定会看清你对演奏的态度。你觉得这奇怪吗?也许吧,可这完全是事实。
我们演奏音乐的时候,我们心中的一切都会自动地来到我们的头脑里,来到我们的双臂上,来到我们的双手上,变成音乐,也都会穿过空气,进入每一个听者的心里。虽然谁都不能解释这是为什么、是怎么发生的,但这的确就是事实。所以,我们应当记住一条可贵的真理:我们放进音乐里的无论是什么,它都会显示出来,我们无法阻止它;其他的人会听到它,并通过它来了解我们。
一旦知道了音乐怎样表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感情,我们就会开始懂得音乐的美,懂得音乐能忠实地表达我们的感情,懂得音乐的力量。我们将从一开始就懂得音乐能表现真理。这将帮助我们更加理解艺术的真正使命,那就是“陈述真实的事物,美化有益的事物”[4]。哪怕稍微懂得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开始热爱艺术。我们将欣然地、心甘情愿地让音乐来揭示我们,来表现我们内心的精神,因为我们对音乐的理解会慢慢增加,最终使我们热爱和尊重曲调中包含的美好思想。
有些人想告诉很多人一些事情,他并不认识其中的大多数人,也不能直接去见他们;于是,这些人便把自己非说不可的东西写出来,做成了一本书。但是,还有一些人也有很多美好的思想,想告诉给那些能理解它们的人,后者或许住在本国,或许住在外国,或许生活在当时,或许生活在未来。但是,这些人要传达的信息太美了、太微妙了,无法用词句表达出来,于是他们便用音乐来表达它们。这样一来,无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还是在外国,无论在他们自己的时代还是在将来以至永远,人们都能通过研究音乐的乐谱,用心灵去体会来自大师心中的思想,了解那些微妙的思想。
作曲家都对他们的音乐艺术满怀敬畏之情,你对此感到奇怪吗?据说,肖邦[5]认为音乐是一种高尚而圣洁的职业[6]。你对此感到奇怪吗?我给你读一段关于肖邦热爱音乐的描述:“他学音乐是为了成为技巧精湛的大师,从未梦想自己成名。”“他的思想再纯洁不过,再高尚不过了”[7],因为他懂得:如果自己的思想不纯洁,这种不纯就会从他的音乐里显露出来。
音乐先被心灵感觉到,然后被写了下来,找到了表达的途径,表达了心灵的全部,它就诞生于心灵。你演奏音乐时如果感到自己是从心里演奏,你就可以断定自己的路走对了。真实的音乐就是美的音乐,无论它多么简单。最简单的东西能表达我们的一切。请记住一点:心灵伟大的人已把他们的思想放进了乐曲,演奏这样的乐曲,永远都是世上的一种欢乐和安慰。在我们这些讲话里,有一些讲到了经典音乐和普通音乐。但即便是现在我也能断定:我们能够理解来自纯洁思想的优秀音乐,而纯洁的思想来自美好的心灵。当然,优秀的音乐一定是清晰而简单的。
纯音乐是真挚而美妙的音乐。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了意义。一切曲调都有个崇高的目的。这是真正的音乐。它具有永恒的价值,因为它包含着的心灵。
真心对待我们的音乐,我们就能够获得梦想不到的益处。你知道意大利锡耶纳城[8]北门上的铭文吗:
锡耶纳不但向你敞开她的大门,而且向你敞开她的心。
[1]拉法埃罗·桑齐奥(Raffaello Sanzio,1483-1520):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画家。——译注
[2]贝文努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1500-1571):意大利作家、雕塑家。——译注
[3]见罗斯金《托斯卡纳美术十讲》(Val d'Arno:Ten Lectures on The Tuscan Art)第九讲。(作者原注)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是英国著名作家、艺术评论家。——译注
[4]见罗斯金《托斯卡纳美术十讲》(Val d'Arno:Ten Lectures on The Tuscan Art)第九讲。(作者原注)
[5]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波兰著名钢琴家、作曲家。——译注
[6]见李斯特《肖邦传》第五章。(作者原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译注
[7]见李斯特《肖邦传》第六章。(作者原注)
[8]锡耶纳城(Siena):意大利中西部城市,位于佛罗伦萨南部,由伊特鲁里亚人建立,因其在13-14世纪锡耶纳派美术中的主导地位而闻名。——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