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的学习
有的人认为:古人的名字在今天听上去太遥远,古人做的事情离今天也太遥远了。这样的人只知道今天正在做的事情,在我看,他们不会有更深刻的思想。
——爱默生
凡是不重视历史的学生,都会因此而受损。昨天能使他们理解今天,理解未来。你学了贝多芬的奏鸣曲,就把历史的一小部分握在了你手里。这个人领略了哥特式大教堂的美,而它庄严宏伟的美是历史的结晶。另一个人读了希腊史,就仿佛站在了薛西斯一世[1]摆在埃加罗斯山[2]上的宝座旁,一整天都密切关注着那场大海战。夜晚来临,萨拉米斯岛[3]被记录在了时间的画卷上,一支波斯舰队被打败了,吃了败仗的波斯国王从他的瞭望台上逃走了。

有句话说得很对:历史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能在画布上描绘世界,描绘一个人的一生。有修养的人读历史,就像去所有的家庭里做客:他和伯里克利[4]同吃午饭,和提香[5]共进晚餐。他能目睹古代雅典的全部辉煌。他聆听苏格拉底[6]演说,与阿里斯托芬[7]一起欢笑;他聆听荷马讲述尤利西斯[8]的故事,看到瑙西卡[9]和其他侍女们跑到沙滩上,带着克利奥帕特拉女王[10]般的骄傲,望着尼罗河水。他兴高采烈地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他驾驭着战车在罗马的街道上奔跑。只要对现实闭上眼睛,你就能看到所有这些昔日的辉煌场面。过去的人们制造了历史,使今天的读者着迷;同样,我们一生都在生活、工作和期望,也把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变成了历史,留给了后人。我们学习历史时,一想到我们在世上的活动就是在制造历史,就会感到无比快乐。
在生活里的很多行业中,昨天的作用都很小。在音乐中却不是如此。我们现在拥有的全部伟大作品,都是从很多年代中继承而来的:从人类第一次归纳整理出音阶,从单弦琴时代和两弦琴时代开始,音乐艺术一直在发展,最初前进得比较缓慢,如同孩童,后来因为获得了力量而加快了,最后进步得更快,快得使我们感到惊异。
艺术能反映时代;因此,艺术也能反映民族的习俗和特性。我们在音乐史中看到了人类的历史,从马丁·路德时代直到当代。人类的历史就在音乐史中,只是被掩盖着而已。你必须懂得怎样发现它。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同时代的音乐才大不相同。不同的场景、行为方式、习俗、民族的和个人的倾向的共同作用,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帕莱斯特里纳的时代与舒曼的时代大不相同,这两个时代的音乐也大不相同。当今的人们之所以能接受理查德·瓦格纳的理论,是因为环境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演进,已经有利于人们接受那些理论。一百年以前,作为艺术理论家的瓦格纳根本不会被人们理解。一切音乐都能表现人的个性。你学习音乐史的时候,应当记住这一点。
不理解伟大作曲家在历史上的地位,任何人都不能彻底领会他们作品的意义。作曲家在其音乐中显示出的个性是他们的环境造就的,而我们只能通过阅读音乐史书籍,才能了解那些环境。作曲家的时代、社会关系和环境必定会通过他们的作品反映出来,无一例外;所以,不言而喻,要正确地判断一位作曲家,你就必须了解他人生的所有阶段。让你的思想回到巴赫的时代,然后与勃拉姆斯[11]的时代做个比较,你会看到:两个时代的民族差异也像两个时代的音乐差异一样大;你还要注意:音乐作品反映出的个性,也反映了作品所处的不同世界。
艺术随着人类的历史发展。熟悉了音乐史以后,你会发现一个明显现象:艺术中一切能作为时代标志的事件,都和它以前的存在环境有着逻辑关联。任何人在任何一方面之所以能大有造诣,都是因为他既采取了人们普遍接受的原则,又在实行这些原则时表现出了个性。正因如此,艺术才会延续至今。假如每个人都各自制定自己的规则,都不肯和别人有任何共同之处,或者根本不承认普遍原则适用于一切艺术实践,那就只有每个作家自己才能理解自己的作品,作家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普遍承认一切经过考验、被证明是真实而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这个现象造就了艺术的连续性。流传到后世的优秀作品不断积累,构成了学问的宝库,我们从这个宝库中汲取营养,以推动我们的艺术教育。
我们会从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作品里选择出思想最丰富的作品。没有思想的作品没有生命,更不会被人们承认。每个听音乐的人都十分熟悉一些作曲家的名字,那些名字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那些作曲家在其生活的世界里发现了引起他们思考的东西;他们思考自己见到的一切事物,养成了一个写作习惯:用所有的作品去表达他们的思考。我们今天学习他们的作品,就是为了找出那些思想,弄清为什么每位作曲家都使用自己特殊的惯用语。了解作曲家的性格、环境和时代,我们就能把他和我们自己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思想造就了世界的现状。只有思想才能改变世界的现状。
事实表明:各种形式的历史可能枯燥乏味,也可能引人入胜,这取决于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学习历史的时候,你必须有所选择。你如果决心记住音乐艺术史上全部重要日期,你对这个任务发出抱怨,或者大谈学习历史的坏话,这就毫不奇怪了;只是你应当记住一点:许多历史教科书里的日期和枯燥事实并不是历史本身。约翰·拉伯克(Sir John Lubbock)说过:“我们渐渐感觉到:国王和王后们的罪孽和兴衰,战役和战争的日期,其重要性远远比不上人类思想的发展史,比不上艺术、科学和法律的进步史,正因如此,历史才比以往更让我们关注。”
学习音乐史,你不妨从你在专业课里自然地学到的那一点历史开始。你只要再通读一些书籍,就能知道一些你熟悉的作曲家的名字和曲式名称,这能为你学习音乐史提供一个起点,而不会使你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去买一本音乐史基础教材或者简明音乐史,把它作为一系列后续阅读的指南,后续阅读的目的是继续补充这本指南勾勒出来的历史画面。这样,你才不会仅仅满足于阅读只占一页的帕莱斯特里纳生平简介,而是还想阅读他的一些作品,并从其他的书籍中了解他那个时代的意大利概况。看看他的无伴奏三部重唱曲(Glee)和复调合唱曲[12](Madrigal),研究和比较它们,这比学习对两者区别的一切冗长描述都有效。你最常演奏哪些作曲家的作品?去了解这些作品的全部背景。阅读一切提到它们的书籍。你演奏的作品都包括哪些曲式?去找到讲解这些曲式的全部书籍。一个接一个地填补了这些空隙,孤立的史实就会被你连接成一连串的事件,而到了一定的时候,它们就会变成一个整体。
以最简单的方法开始,学习你最需要的东西;你要明确目的,去读书和学习,还要在非专业课上始终注意收集音乐史方面的零星知识。这会为你的音乐学习提供更广阔的背景,它们总是很有价值。绝不要去记那些不必要的历史日期,刚开始学习音乐史的时候,这一点尤其重要。你的确应当知道历史日期,但应当把它们的数量减到最少,并且一直如此。大文人约翰生说过:“知识有两类,一类是我们掌握的,另一类是我们知道在哪里获得有关信息的。”后一类知识里包括大量的历史日期,还有少量要求你记住的历史日期,而其中的大部分你只要大致记住就可以了。尽可能地把一个时期的史实集中在一起。把所有历史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同代人联系起来。学习音乐史的时候,你应当特别重视把人物的名字和他们创作活动的地点联系起来,和他们的活动影响到的地区联系起来。作曲家生活的时代和地点,比年、月、日的细节重要得多。只要定期地学习音乐史,我们就会逐步地看清这些史实,起初只能看到对象最突出的特点,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象的轮廓会越来越清晰,到了一定程度,我们就能全面地领略整个音乐世界。初步的学习能勾勒出学习的整个过程,总是如此。没有任何教科书是完美无缺的,但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依靠采用最有助于学习的一切手段,学生就一定会不断地进步,这完全合情合理。
对任何一本书的内容,你总是会随着反复的阅读而越来越了解;但你也应当记住:认真的阅读并不一定意味着记住你读到的一切。你真正掌握的知识是你能谈论的东西,不必引用任何有关作者的话。你还要记住:音乐学习里任何一个分支的知识,都不足以确保引出普遍适用的结论。钢琴学生要学习钢琴音乐史,但这还不够。很多大大改变了音乐艺术的人,都对钢琴懂得很少甚至一无所知。我们的探究往往来自教科书上的提示,因此,把一两位作曲家的作品当做教科书,当做基础,进而去理解教科书中的一切观点,这是个好办法。
我们应当记住:像以往的历史一样,今天也在形成历史。当今的事件也要求我们的关注,像我们关注以往的事件那样。我们必须记住:“我们一旦获得了历史知识,就必须把它运用到现实生活里,像运用其他知识一样。运用历史知识,必须能使我们理解自己周围活生生的历史。”你不该忘记:艺术是众多追求艺术的个人创造出来的。如果你是其中之一,那就应当不放过任何机会,去提高你学习和从事的那门艺术的水准。现实发生的事件构成了历史。因此,我们和我们周围人们的活动就构成了今天的历史;它们很重要,因为一到明天,它们就会成为过去的历史。正因如此,历史及其重大意义才密切联系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创造了历史,我们也相信:我们能更好地创造历史。
只有不具备想象力的人才无法从历史的主题中获得快乐。“形式最简单的历史,其实就是讲述考察某个国家、当地居民或者某个具体人物的过程。我们应当从教育的角度去认识历史,因为它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信息来源。历史学家可以是六千岁,可以在古埃及法老那里学做砖。从没有过这样的世界公民:在古巴比伦他是亚述人;在古斯巴达他是斯巴达人;在古罗马他是罗马人,在亚历山大城他是古埃及人。他可以依次是旅行者、商人、文人和军队统帅;他可以出席每一个法庭;他认识但以理[13];他能在黎塞留[14]的画廊里漫步。”
读一读《肯尼沃思堡》[15],你就如同住进了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时代的宫廷,时而能见到那个虚伪的罗伯特·达德利[16],而你在王宫里的卡姆诺尔大厅(Cumnor Hall)里独自徘徊时,还会瞥见那位美丽的囚徒艾米·罗伯萨特[17]。
你听到那部《合唱交响曲》[18]会想到席勒,然后想到贝多芬,后者年轻时就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部伟大作品的第一批乐思。你会想到:从把他的三首钢琴奏鸣曲题献给海顿,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年,贝多芬是怎样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你会想到他把音乐家的思想从当时已得到最完美发展的古典乐派,引领到了更丰富的境界,即丰富的诗意幻想,那些幻想使浪漫派的音乐达到了无比奇妙的高度。
你看:这里坐着一位学生,他正用显微镜观察着什么东西。那是几千年前埃及人制造的砖上的一小块。他从中发现了沙子和贝壳碎片,这使他想到了美丽壮观的尼罗河水。他听到了河水的歌唱,看到了古埃及人来到河边,他们望着尼罗河水向远方蜿蜒,宛如银链。他发现了亚麻种子,仿佛看见古埃及人在耕田种地,看见了田野上点缀着鲜花,看到了收割者和拾穗者来来往往。这里有几个孩子在丰收的田里做游戏,采撷野花,用它们互相打扮起来。他发现了陶器碎片,于是又像走进了古人的家。他想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使他仿佛不是生活在今天,而成了美尼斯国王和奥斯特森国王[19]那个奇妙世界的居民。
历史复活了世界的场景,那些场景自动地描绘在了往日的画布上。只要仔细观察它们,我们就会生活在另外一些时代,与陌生的人们在一起,居住在遥远的国度里,而古人的智慧也就成了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
[1]薛西斯一世(Xerxes Ⅰ,公元前519?-前465):波斯国王(公元前486-前465年在位),他组织了强大的军队在温泉关战役里打败了希腊军队,洗劫了雅典(公元前480年),后在萨拉米斯他的海军被击败,公元前479年在普拉蒂亚他的军队惨败,他退回到波斯,后遇刺身亡。——译注
[2]埃加罗斯山(Mount Egaleus):雅典附近的一座山。——译注
[3]萨拉米斯岛(Salamis):希腊雅典以东的萨尔尼科湾的岛屿。公元前480年在该岛东北沿岸附近的一次大海战中,希腊人打败了波斯舰队。——译注
[4]伯里克利(Pericles,?-公元前429):古雅典政治首领,因推进了雅典民主制和下令建造帕特农神庙而著名。——译注
[5]提香(Titian,1488?-1576):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译注
[6]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译注
[7]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公元前448?-公元前388?):古雅典讽刺喜剧家。——译注
[8]尤利西斯(Ulysses):即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us),智勇双全,曾参加特洛伊战争,是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的主人公。——译注
[9]瑙西卡(Nausicaa):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侍女,后来成了奥德修斯的朋友。——译注
[10]克利奥帕特拉女王(Cleopatra,公元前69-前30):美丽的古埃及女王。——译注
[11]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德国作曲家,其作品把古典传统与新浪漫主义的冲击结合起来,包括协奏曲、四重奏、交响曲、室内乐和弦乐作品。——译注
[12]复调合唱曲(Madrigal):一种典型的无伴奏复调合唱曲,使用通俗性的歌词,有四到六个声部,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6世纪和17世纪早期在英国流行,有时以伴奏的弦乐器重奏或替代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声部。——译注
[13]但以理(Daniel):《旧约》中公元前6世纪时的希伯来先知。——译注
[14]黎塞留(Richelieu,1585-1642):法国主教、政治家。——译注
[15]《肯尼沃思堡》(Kenilworth):英国小说家司各特(Walt Scott,1771-1832)写的历史小说。——译注
[16]罗伯特·达德利(Robert Dudley,1532?-1588):英国宫廷侍臣,政治家,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译注
[17]艾米·罗伯萨特(Amy Robsart):小说《肯尼沃思堡》中的人物,书中莱斯特伯爵(Earl Leicester,即罗伯特·达德利)的第一个妻子。——译注
[18]《合唱交响曲》:指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译注
[19]美尼斯(Menes,约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统一后的第一代国王;奥斯特森(Osirtesen):尼罗河畔埃及古城底比斯(Thebes)的第二代国王。——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