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4.1 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OK”手势

一位美国的工程师公司派到他们在德国收购的分公司,和一位德国工程师在一部机器上并肩作战。当这个美国工程师提出建议改善新机器时,那位德国工程师表示同意并问美国工程师自己这样做是否正确。这个美国工程师用美国的“OK”手势给以回答。那位德国工程师放下工具就走开了,并拒绝和这位美国工程师进一步交流。后来这个美国人从他的一位主管那里了解到这个手势对德国人意味着“你是个屁眼儿”。

“总统”的仪态

曾任美国总统的老布什,能够坐上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第一公民”,与他的仪态表现分不开。在1988年的总统选举中,布什的对手杜卡基斯,猛烈抨击布什是里根的影子,没有独立的政见。而布什在选民中的形象也的确不佳,在民意测验中一度落后于杜卡基斯10多个百分点。未料两个月以后,布什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扭转了劣势,反而领先10多个百分点,创造了奇迹。原来布什有个毛病,他的演讲不太好,嗓音又尖又细,手势及手臂动作总显出死板的感觉,身体动作不美。后来布什接受了专家的指导,纠正了尖细的嗓音、生硬的手势和不够灵活的摆动手臂的动作,结果就有了新颖独特的魅力。在以后的竞选中,布什竭力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改变了原来人们对他的评价。他配以卡其布蓝色条子厚衬衫,以显示“平民化”,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案例解析:仪态礼仪的内涵是通过站姿、坐姿、走姿、蹲姿、面部表情、手势礼仪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手势礼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由手指、手掌、手臂的动作有机构成的动作语言形式。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手势的含义也有很多差别,甚至同一手势表达的含义也不相同。如案例《“OK”手势》中的手势语“OK”,“OK”手势源于美国,在美国表示“同意”“顺利”“很好”的意思,而法国表示“零”或“毫无价值”,在日本是表示“钱”,在泰国它表示“没问题”,在巴西是表示粗俗下流,而在德国就是文中所提到的意思。所以,手势的运用要合乎规范,才不至于无事生非。案例《“总统”的仪态》中,布什总统最终赢得了竞选的关键在于改变了仪态礼仪,可见仪态礼仪在职场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