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介绍与递名片礼仪 Etiquette of Introduction and Giving ...

7.3 介绍与递名片礼仪 Etiquette of Introduction and Giving Cards

7.3.1 介绍礼仪

一、定义

介绍是指从中沟通,使双方建立关系的意思。在交际礼仪中,介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通过介绍,可以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交谈、更多地沟通和更深入地了解。

二、介绍的类型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介绍有三种类型,即自我介绍、为他人介绍和集体介绍。

(一)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的介绍,是向别人展示你自己的一个重要手段,自我介绍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的好坏及以后交往的顺利与否。同时,自我介绍也是认识自我的手段。

1. 自我介绍的形式

具体而言,依据自我介绍的内容方面的差异,它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第一种,应酬型。它适用于一般性的人际接触,只是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

“您好!我的名字叫李强。”“你好,我叫/是魏大勋。”

第二种,沟通型。也叫交流型。也适用于普通的人际交往,但是意在寻求与对方交流或沟通。内容上可以包括本人姓名、单位、籍贯、兴趣等。如“您好!我叫李强,浙江人。现在在一家银行工作,您喜欢看足球吧?嗨,我也是一个足球迷。(籍贯、单位和兴趣)”;“我叫魏大勋,是李波的同事,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我教中国古代汉语。(单位)”

第三种,工作型。适用于工作场合,它一般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其部门、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等。“你好,我叫张强,是金洪恩电脑公司销售经理。”“我叫李波,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外国文学。”

第四种,礼仪型。它适用于正式而隆重的场合,属于一种出于礼貌而不得不做的自我介绍。其内容除了必不可少的3大要素以外,还应附加一些友好、谦恭的语句。如“大家好!在今天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中,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李强,来自北京橙果贸易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公关部经理。今天,是我第一次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美丽的风光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很愿意在这儿多待几天,很愿意结识在座的各位朋友,谢谢!”如“各位来宾,大家好!我叫张强,我是金洪恩电脑公司的销售经理。我代表本公司热烈欢迎大家光临我们的展览会,希望大家⋯⋯”

第五种,问答型。适用于应试、应聘和公务交往。问答式的自我介绍,应该是有问必答,问什么就答什么。“先生,你好!请问您怎么称呼?(请问您贵姓?)”“先生,您好!我叫张强。”

2. 自我介绍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自我介绍时应注意的时间问题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要考虑自我介绍应在何时进行。一般认为,把自己介绍给他人的最佳时机应是对方有空闲的时候,对方心情好的时候,对方有认识你的兴趣的时候,对方主动提出认识你的请求的时候,等等。另一方面要考虑自我介绍应大致使用多少时间。一般认为,用半分钟左右的时间来介绍就足够了,至多不超过l分钟。有时,适当使用三言两语一句话,用上不到10秒钟的时间,也不为错。

态度:在自我介绍时,态度一定要亲切、自然、友好、自信。介绍者应当表情自然,眼睛看着对方或大家,要善于用眼神、微笑和自然亲切的面部表情来表达友谊之情。不要显得不知所措,面红耳赤,更不能一副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样子。介绍时可将右手放在自己的左胸上,不要慌慌张张,毛手毛脚,不要用手指指着自己。

内容:在介绍时,被介绍者的姓名的全称、供职的单位、担负的具体工作,等等,被称作构成介绍主体内容的三大要素。在做自我介绍时,其内容在三大要素的基础上又有所变化。

(二)为他人介绍

首先,要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其次,要遵循介绍的规则;再次,是在介绍彼此的姓名、工作单位时,要为双方找一些共同的谈话材料,如双方的共同爱好、共同经历或相互感兴趣的话题。

1.介绍的规则

将男士先介绍给女士。如“张小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李先生。”

将年轻者先介绍给年长者。在同性别的两人中,将年轻者先介绍给年长者,以示对前辈、长者的尊敬。

将地位低者先介绍给地位高者。遵从社会地位高者有了解对方的优先权的原则,将社会地位低者介绍给社会地位高者。

将未婚的先介绍给已婚的。如两个女子之间,未婚的女子明显年长,则是将已婚的介绍给未婚的。

将客人介绍给主人。

将后到者先介绍给先到者。

2.介绍的礼节(介绍人)

介绍时要有开场白。如“请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张小姐,这位是王教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李先生,这位是孟董事长。”为他人做介绍时,手势动作要文雅,无论介绍哪一方,都应手心朝上,手背朝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指向被介绍的一方,并向另一方点头微笑。必要时,可以说明被介绍的一方与自己的关系,以便新结识的朋友之间相互了解和信任。语言要清晰。介绍人在介绍时要注意先后顺序,语言要清晰明了,不含糊其词,以使双方记清对方姓名。在介绍某人优点时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分称颂而导致难堪的局面。

3.介绍的礼节(被介绍人)

表现出热情。作为被介绍的双方,都应当表现出结识对方的热情。双方都要正面对着对方,介绍时除了女士和长者外,一般都应该站起来,但是若在会谈进行中,或在宴会等场合,就不必起身,只略微欠身致意就可以了。尽量握手致意。如方便的话,等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人双方应握手致意,面带微笑并寒暄。如“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认识你很荣幸”“请多指教”“请多关照”等。如需要还可互换名片。

(三)集体介绍

如果被介绍的双方,其中一方是个人,一方是集体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

1.将一个人介绍给大家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在重大的活动中对于身份高者、年长者和特邀嘉宾的介绍。介绍后,可让所有的来宾自己去结识这位被介绍者。

2.将大家介绍给一个人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非正式的社交活动中,使那些想结识更多的自己所尊敬的人物的年轻者或身份低者满足自己交往的需要,由他人将那些身份高者、年长者介绍给自己;也适用于正式的社交场合,如领导者对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的人进行接见;还适用于两个处于平等地位的交往集体的相互介绍;开大会时主席台就座人员的介绍。将大家介绍给一个人的基本顺序有两种:一是按照座次或队次介绍;二是按照身份的高低顺序进行介绍。千万不要随意介绍,以免使来者产生厚此薄彼的感觉,影响情绪。

7.3.2 递名片礼仪

随着社会的发展,名片成为人们互相认识、交往的一个重要媒介和工具。名片是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必备品,是社交场合的介绍信、是推广自己企业形象、介绍商品服务的联络卡,名片几乎成为人们的“随身档案”。在职场交往中,没有名片的人,将被视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一个不随身携带名片的人,是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

一、名片的放置

一般说来,把自己的名片放于容易拿出的地方,不要将它与杂物混在一起,以免要用时手忙脚乱,甚至拿不出来;若穿西装,宜将名片置于左上方口袋;若有手提包,可放于包内伸手可得的部位。不要把名片放在皮夹、工作证内,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另外,不要把别人的名片与自己的名片放在一起,否则,一旦慌乱中误将他人的名片当作自己的名片送给对方,这是非常糟糕的。

二、出示(递)名片的礼节

(1)出示名片的顺序:名片的递送先后虽说没有太严格的礼仪讲究,但是,也是有一定顺序的。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递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递名片。当对方不止一人时,应先将名片递给职务较高或年龄较大者;或者由近至远递送,依次进行,切勿跳跃式地进行,以免对方误认为有厚此薄彼之感。(由尊而卑;由近及远;如果是圆桌就从右侧开始,按顺时针方向前进。)

(2)出示(递)名片的礼节:向对方递送名片时,应面带微笑,稍欠身,注视对方,将名片正对着对方(名字不能朝向自己),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持握名片上端的两角送给对方,如果是坐着的,应当起立或欠身递送,递送时可以说:“我是××,这是我的名片,请笑纳”“我的名片,请你收下”“这是我的名片,请多关照”之类的客气话。在递名片时,切忌目光游移或漫不经心。出示名片还应把握好时机。当初次相识,自我介绍或别人为你介绍时可出示名片;当双方谈得较融洽,表示愿意建立联系时就应出示名片;当双方告辞时,可顺手取出自己的名片递给对方,以示愿结识对方并希望能再次相见,这样可加深对方对你的印象。

三、接受名片的礼节

(1)起身迎接。接受他人递过来的名片时,应尽快起身或欠身,面带微笑,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的下方两角,态度也要毕恭毕敬,使对方感到你对名片很感兴趣。

(2)表达谢意。接到名片时要认真地看一下,既可以了解对方的身份,又表达了对对方的重视。然后你要表示谢意,可以说:“谢谢!”“能得到您的名片,真是十分荣幸”,等等。

(3)合理安放。接到对方的名片后,要郑重地放入自己的口袋、名片夹或其他稳妥的地方。切忌接过对方的名片一眼不看就随手放在一边,也不要在手中随意玩弄,不要随便捏在手上,不要拿在手中搓来搓去,否则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影响彼此的交往。

(4)有来有往。在拿到对方的名片之后,应该要把自己的名片及时地回赠对方。如果没带,你可以跟对方声明一下,给对方个交代。

四、交换名片的注意点

(1)与西方、中东、印度等外国人交换名片只用右手就可以了,与日本人交换用双手。

(2)当对方递给你名片之后,如果自己没有名片或没带名片,应当首先对对方表示歉意,再如实说明理由。如“很抱歉,我没有名片”“对不起,今天我带的名片用完了,过几天我会亲自寄一张给您的。”

(3)向他人索要名片最好不要直来直去,可委婉索要。比较恰到好处地交换名片的方法大概有这么几个:

A.交易法。“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比如,我想要史密斯先生名片,我把名片递给他了,“史密斯先生这是我的名片”。当然,在国际交往中,会有一些地位落差,有的人地位高,你把名片递给他,他跟你说声“谢谢”,然后就没下文了。你要担心出现这种情况的话,不妨采用下一个方法。

B.激将法。“尊敬的威廉斯董事长,很高兴认识你,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跟您交换一下名片?”这话跟他说清楚了,他不想给你也得给你,如果对方还是不给,那么可以再采取下一种方法。

C.联络法。“史玛尔小姐,认识你非常高兴,以后到联邦德国来希望还能够见到你,不知道以后怎么跟你联络比较方便?”她一般会给,如果她不给,其深刻含义就是她不想跟你联系。

接受名片的注意事项:

(1)回敬对方,“来而不往非礼也”,拿到人家名片一定要回。在国际交往中,比较正规的场合,即便没有也不要说,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不好意思名片用完了”“抱歉今天没有带”。

(2)接过名片一定要看,是尊重别人,待人友善的表现。接过名片要看,通读一遍,这个是最重要的。

精彩案例

正确的递接名片姿势

坐着递名片不礼貌

单手递名片不礼貌

递名片时,名字不能朝向自己

正确的递名片方式:起立,用双手,自己的名字朝向对方

精彩案例

英美人的姓名

英美人姓名的排列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ohn Wilson译为约翰·维尔逊, John是名,Wilson是姓。又如Edward Adam Davis译为爱德华·亚当·戴维斯,Edward是教名,Adam是本人名,Davis为姓。也有的人把母姓或与家庭关系密切者的姓作为第二个名字。在西方,还有人沿袭用父名或父辈名,在名后缀以小(Junior)或罗马数字以示区别。如John Wilson,Junior,译为小约翰·维廉,George Smith,Ⅲ,译为乔治·史密斯第三。

妇女的姓名,在结婚前都有自己的姓名,结婚后一般是自己的名加丈夫的姓。如玛丽·怀特(Marie White)女士与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先生结婚,婚后女方姓名为玛丽·戴维斯(Marie Davis)。

书写时常把名字缩写为一个字头,但姓不能缩写。

口头称呼一般称姓,如“怀特先生”“史密斯先生”。正式场合一般要全称,但关系密切的常称本人名。家里人,亲友之间除称本人名外,还常用昵称(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