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触电方式

3.2.2 触电方式

引起触电的方式有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直接触电

直接触电是指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直接触电有单相触电和两相触电两种。

单相触电是指人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单相带电体所引起的触电,有时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高电压超过了安全距离,高压带电体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如图3.2.1所示。单相电路中的电源相线与零线(或大地)之间的电压是220 V,则加在人体上的电压约为220 V,这远高于36 V的安全电压,这时电流就通过人体流入大地而发生单相触电事故。单相触电的危害程度与电压高度、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带电体对地绝缘等因素有关。单相触电事故占触电事故的70%以上。

图3.2.1 单相触电示意图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有两处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带电导线其中两相时,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闪击放电,电流通过人体从某一相流入另一相的触电方式,如图3.2.2所示。这种事故多发生在带电检修或安装电气设备时。发生两相触电时,由于人体同时接触的是两根相线,所承受的电压为线电压,故其危险性要比单相触电大。

图3.2.2 两相触电示意图

2.间接触电

间接触电是指电流经接地体或导体落地点呈半球形向地中流散。在距电流入地点越近的地方,电位越高;在距电流入地点越远的地方,电位越低。在距离电流接入点20 m以外的地方,电位接近于零。跨步电压触电即为典型的间接触电方式。当输电线出现短路故障,输电线掉落在地上,导致以此电线掉落地点为圆心,输电线周围地面产生一个相当大的电场,离圆心越近电位越高,离圆心越远则电位越低。在距离电线落地点1 m范围内,约有68%的电压降;在2~10 m,约有24%的电压降;在11~20 m,约有8%的电压降;距离电线20 m外,对地电压基本为零。

当人走进距圆心10 m以内,双脚迈开时,由于两脚所接触不同的位置,故两脚之间存在一定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如图3.2.3所示。此时,电流从电位高的一脚流入,从电位低的一脚流出而使人体触电。人体触及跨步电压而造成的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图3.2.3 跨步电压触电

发生跨步电压触电时,电流是沿着人的下身,从脚经腿、胯部又到脚与大地形成通路(即仅通过下半身),没有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所以一般不会危及人的生命,但人体会有明显感觉。若受到的跨步电压作用较大时,双脚会抽筋,使身体倒在地上,这不仅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流增加,而且使电流经过人体的路径改变,极有可能流经人体重要器官,如从头到手或脚,从而造成人员死亡事故。经验证明,人倒地后电流在体内持续作用2 s就会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