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自序

书法、摄影及其他

专业与业余

胶片还是数码

黑白还是彩色

抓拍还是摆拍

实拍还是PS

拍还是不拍

“骑墙”与“翻墙”

拍点啥好呢

拍给谁看呢

多拍有用吗

如何学习提升

学 史

多 看

参加培训

博 采

该读哪些书

摄影基础

摄影史和当代摄影

摄影理论和摄影批评

摄影之外

如何观看展览

观展前的准备

展览的观看

观展后的评析

如何策划展览

展览时机的把握

展览的设计和制作

展览的宣传和推介

何谓“策展人”

看不懂的疑问

为什么看不懂作品?

看不懂的作品就一定不好吗?

“看不懂”是评判摄影作品优劣的标准吗?

怎样对待看不懂的作品?

如何做摄影书

编 辑

设 计

印 制

摄影是减法吗

《论摄影》必读吗

专题的深度

拍什么

怎么拍

拍成什么

民俗的多彩

民俗和民俗学

民俗摄影的概念

民俗摄影的问题

民俗摄影的要义

调查的价值

评选的意义

评价的体系

一、摄影评价及其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二、摄影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专家评价和大众评价

四、摄影评价的标准

五、摄影展赛的评价方法

六、摄影展赛的评价程序

七、摄影评价的监督机制

八、其他摄影评价活动

街头的魅力

家庭的舞台

肖像的风采

物件的述说

风景的可能

风 光

风 景

景 观

风景摄影

私密的世界

家庭相册的出现

罗伯特·弗兰克的探索

美国的私摄影

日本的私摄影

器材的语言

胶片和数码

不同画幅的相机

手机的潜力

谈摄影,谈什么

当代与当代摄影

摄影之外,艺术之外

摄影与绘画的纠葛

电影中的摄影

一、作为时尚的摄影

二、作为证据的摄影

三、作为观看的摄影

四、作为报道的摄影

五、作为媒体的摄影

六、作为爱好的摄影

七、作为纪实的摄影

八、作为记忆的摄影

九、作为艺术的摄影

十、作为绘画的摄影

摄影工作坊:观察与反思

浙江松阳本土摄影的转型与突破

解读《乡村空间》

关于我

关于《乡村空间》专题

关于《乡村空间》画册

致 谢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