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待看不懂的作品?
2025年09月26日
怎样对待看不懂的作品?
遇到看不懂的作品,大概有如下几种态度:
一是骂过。义愤填膺,咒骂策展人和作者不体谅观众,制造视觉垃圾。不但在现场骂,还要到网上骂,带动大家一起骂。
二是飘过。继续搞好自己领域内的东西,让别人去研究那些看不懂的玩意儿吧。“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三是了解过。看看是什么原因看不懂,有没有看懂的可能。如果有策展人、作者或者讲解员在场,可以交流一下。
四是深究过。不搞懂弄通,誓不罢休,以免再次碰到类似的作品还是看不懂。但要搞懂弄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特别是对于基础不扎实之人来说。
要搞懂弄通,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知识,包括艺术史、当代艺术及其基本理论,与艺术发展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知识,包含但不限于摄影。艺术(包括摄影)的发展都是跟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摄影仅仅是社会文化在视觉领域的局部投射而已,如果就摄影看摄影,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摄影。所以,在学习艺术的同时,还要了解相关的社会发展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作者的个人简历、艺术经历、作品脉络、表现主题、表达方式等。如此,虚心而深入学习,方可努力找到“看得懂”的通道,进入平等对话的场域。这样,至少不会一看见不懂的东西就跳将起来,也不会一辈子做了百年前的东西还不自知。
可有人偏偏要选择第一种态度去对待看不懂的作品,真是无语!
2017年11月28日写,原题《看不懂〈看不懂〉一文的疑问》,原刊于2018年1月26日《中国摄影报》、《丽水摄影》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