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摄影的概念

民俗摄影的概念

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以及对细节的细致描摹等功能和特性,使得摄影成为保存民俗文化、进行民俗研究的重要手段。照片对物件的质地、纹理、色彩、形状的准确描摹,对仪式、活动重要环节的精确记录,能够弥补文字叙述过于抽象概括的缺憾。当前民俗文化面临变迁和濒危的困境,其保护和抢救已迫在眉睫,摄影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民俗摄影通过发掘抢救、拍摄记录、保存研究、传播分享各地区的独特民俗事象,可以帮助呼吁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为将来的民俗历史研究、民俗事象恢复提供依据。

那什么是民俗摄影?民俗摄影是民俗学摄影,还是以民俗为题材的摄影?民俗摄影与民俗学的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议。我认为,民俗摄影就是以民俗事象为题材的摄影门类。民俗摄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参与者众。其中民俗学家以摄影为手段的民俗学研究,以及极少数具备文化自觉的民俗摄影家从事的民俗摄影工作位居民俗摄影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塔尖部分,他们从事的是专业化、学术化、知识化的影像采集和研究工作。而其他民俗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拍摄的民俗影像也能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素材和资料。如果将民俗摄影仅仅定义为民俗学摄影,不利于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俗摄影的普及传播以及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中来。

郑忠民《请年神》(2006—2013)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