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的设计和制作
由摄影师自己策划的展览,主办机构会划定一定的展览空间,并提供展览平面图。平面图不一定准确,加之没有空间感受,只能作为参考,一定要到现场察看、测量!主要察看展场的位置、与其他展场的关系、入口和出口的位置和方向、窗户的位置和数量、现场的光线条件、展墙的材质、允许改造的限度等,仔细测量各段展线的长度和高度,画出展场平面图。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挑选照片、设计展览了。要从观众的视角来设计展览,比如观众一进入展场就能一眼看到展览主图;观众一般从入口的右侧开始观看展览,展线就要从右侧开始安排。如果展场比较大,可以在展场内设置隔板,或者展场有数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可以把作品分成若干个单元,并注意相互间的衔接和互动。大型展览可以在地面或展墙上设置箭头类的观展线路提示。
展览前言可以用摄影师的作品阐释,也可以用专家的评论文章,或者策展人写的策展人语。还要有作者简介、艺术简历、个人照片、联系方式等。前言和简介可以合并为一块展板,也可以分开。作品说明文字根据需要提供。所有文字,包括前言、作者简介和照片说明都要力求言简意赅。观众往往更注重作品的质量,太长的文字会让其产生厌烦心理。
展览不是把简单制作的作品挂上就可以了,而是要与现场空间相结合,构成一个特殊的场域,让作品跟展场浑然一体、交相辉映,让观众全身心地投入,产生情感和心理上的共鸣和联想。如果展览空间宽裕,可以把作品做大,展现恢宏的气势。如果展览空间局促,可以用照片墙、空中悬挂、绳网悬挂、地面平摊等方式灵活地布展。还可以用多媒体、装置点缀展场,但注意不要喧宾夺主,除非是综合性的艺术展览。凭空想象展览效果往往跟实际效果相差很大,要用电脑软件绘制二维或者三维的展览效果图。
要根据作品主题、表现形式、经费预算等,确定作品的制作方式,包括作品尺幅、输出方法、装裱方式、相框选择等。作品输出包括手工暗房放大和数码打印输出,纸张介质有普通照片纸、普通艺术纸、收藏级艺术纸等。如果是用于销售的限量版作品,要选用收藏级纸张输出,之后在作品下部空白处签名,并注明限量版数和版号。装裱方式不下十几种,按需选用,不建议做得太花哨。用很省的钱也能做成很成功的展览,关键看你是不是用心发挥自己的创意,充分利用展场空间和各种材质。如果是一次性的展览,可以选用较为便宜的材质,比如轻便的KT板就比坚实的PVC板和铝塑板便宜不少,足够应付小尺幅的展览。
有的展场光线昏暗,需要自己安装灯光。一般的展览使用荧光灯或者LED灯带即可。高档的展览可以使用展览专用射灯,或者是“只照画面不照墙”的专业展览灯光,这种展灯也可以租借。另外,墙面改色、隔断空间、设置展架、封掉窗户、铺设地毯等展场改造工作需要提前考虑,及时完成。
现在,终于可以把作品的电子版发送给图片制作机构用于输出、装裱了。作品制作时间需要留有一定的提前量。特别是在大型的摄影节前夕,图片制作机构每天需要输出制作大量的展览作品,越邻近摄影节越忙。为了你能及时收到制作好的作品用于布展,一定要提前交付电子版,并与图片制作机构协商好相关事宜。
由于图片制作机构的色彩管理系统与你的电脑不同,打印输出会有一定的色差。如果你对色彩的要求比较高,可以在现场监印,先打印小样,确认色彩后,再正式开始打印。最好与专业图片制作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样他们会更好地知晓和理解你对图片制作的要求,能够提供稳定的高质量服务。当然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布展可以请专业机构帮忙。他们具有丰富的布展经验,效率高,质量好。当然也可以自己布展。以前使用水平尺等传统工具布展,工作效率低,现在有了激光水平仪,布展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