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
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两本教材”值得仔细阅读、用心学习:一是摄影基础教材;二是相机使用说明书。这两类书的内容掌握了,摄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学会了。然而在实践中,对摄影知识一知半解,对拍摄技术不太熟悉,在拍摄现场手忙脚乱、找人帮忙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是没学好两本“教材”的后果。
摄影基础包括器材(相机、镜头、闪光灯等)使用、拍摄技巧、胶片冲洗、暗房制作、数码处理、图片编辑、输出呈现、传播分享、各类摄影及专题的创作方法等一系列的知识和技能。有的教材会偏重于其中某一个或者几个方面,有的则比较全面。
除了通用的摄影教材外,还有专门针对某类摄影的教材。其中,有的是以题材分类的,比如风光摄影教材、人像摄影教材、天文摄影教材等;有的是以使用的器材分类的,比如手机摄影教材、无人机摄影教材等;有的是以创作方式分类的,比如古典工艺教材、数码影像教材等。
在这个数码摄影时代,数字化处理不是简单的事情,就像刘宽新所著《数码影像专业教程》中介绍的那样,这牵涉到数码知识体系和健康影像观念的建立,数码影像的拍摄技法、制作技巧、色彩管理、创意发挥要在这个体系和观念的支撑下完成才会有效。
摄影教材经常大同小异,想找到有特色的不是很容易。袁洁所著《来!这样学摄影:从想法到佳作诞生》从选题、拍摄,到编辑、后期,再到呈现、传播,详解摄影创作的流程和理念,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技巧。钟建明、山姆·王、应爱萍所著《摄影与表达──当代摄影实践与理论》有基础的器材和技术知识,却不是一本普通的摄影教材,摄影的相关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贯穿融入书中的成功案例剖析、名家作品解析、摄影理论解读、摄影文献选粹、延伸阅读书目等,让人在初识摄影之时,就能明白看似简单的摄影其实并不简单。
国外的摄影教材中,英国迈克尔·兰福德(Michael Langford)、安娜·福克斯(Anna Fox)、理查德·索顿·史密斯(Richard Sawdon Smith)所著《严肃摄影师指南》(The Guide For Serious Photographers,中文版名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专业摄影教程》)和唐纳德·亚历山大·谢夫(Donald Alexander Sheff)所著《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New York Institute of Photography)都是畅销书。前者是关于摄影原理、器材、拍摄、数码后期、胶片后期、动态图像的拍摄、修饰、展示等知识和技巧的基础教程,每章后面都有总结和实践,通过总结复习内容,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后者除了涉及照相机和镜头、黑白和彩色胶片的冲洗和放大、滤光镜、闪光灯、曝光、光线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介绍了人像、儿童、宠物、婚礼、时装、人体、广告、静物、建筑、微距、显微、新闻等各个类别的摄影,以及自由职业摄影师指南、如何开办摄影室等知识,内容更为丰富。
编辑及策展之于摄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关于编辑和策展的好书少之又少。曾璜、任悦所著《图片编辑手册》主要是针对报道摄影的图片编辑的。英国谢丽·瑞德(Shieley Read)2008年的著作《展览照片》(Exhibiting Photographs,中文版名为《摄影展览指南》)和英国阿德里安·乔治(Adrian George)2015年的著作《策展人手册》(The Curator's Handbook)都是有关策展工作的入门书。美国特里·巴雷特(Terry Barrett)的著作《摄影批评:理解图像入门》(Criticizing Photographs: An Introduction to Understanding Images,2012年第5版,中文版名为《看照片看什么:摄影批评方法》)是关于理解阐释照片和开展摄影批评的入门书。
按理说,摄影基础应包括摄影的发展简史和基本理论。器材和技术问题相对来说容易解决,有的技术甚至等用到时再去学习,掌握起来也并不是太难,难的是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和消化理论,如何用器材和技术解决好视觉表达的问题。这样,一个摄影人才不会觉得没有好题材拍,或者把一个好题材给拍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