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的诸样式

第十九章 论思想的诸样式

§1.斐 〔让我们从来自感官的样式过渡到反省给我们的样式吧。感觉可以说是观念通过感官进入理智中的现实入口。当同样的观念重新来到心灵中,而并没有最初使这观念产生的外界对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这种心灵的活动叫做记忆(reminiscence);如果心灵尽力要重新唤起这个观念,并且在经过某种努力之后终于找到了它并且使它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回想(recueillement)[1]。如果心灵很长时间注意地凝视着它,这就是默想(contemplation);当观念在我们心中漂浮,而理智并未加任何注意时,这就叫做遐想(rêverie)。当心灵反省自行呈现的观念,并且可以说把它们登记在记忆中时,这是注意(attention);当心灵以很大的专心固定于一个观念,考虑它的一切方面,并且虽有其他观念来打扰也不转向时,这就叫做研究(étude)或潜心(contention d'esprit)。睡眠而没有做什么梦,是所有这些事情的停止;做梦则是有这些观念在心中,而当时外感官都已关闭,以致丝毫没有以通常那种鲜明生动的方式接受外界对象的印象。这,我说,是具有这些观念,而它们并不是由任何外界对象或任何已知的机缘提示给我们的,也不是以任何方式由理智作了选择或决定的。至于我们所谓出神(extase),是否睁着眼睛做梦,我就让旁人去判断吧。〕

德 〔对这些概念来作一番清理是很好的,我也将对此来尽力提供一些帮助。那么我要说,当人察觉到一个外界对象时,这是感觉记忆(reminiscence)是感觉的重复而并没有对象重新回来的;但当人知道曾经有过这对象时,这是回忆(souvenir)。人们通常对回想(recuillement)是了解为和您所说不同的另一种意义,这就是人们摆脱了各种事务以便专心来作沉思的一种状态。但既然我不知道有什么词能适合您的概念,先生,我们可以就照您的用法来用它。对那些我们和其他对象加以别择并特别偏重的对象,给以注意。注意在心中继续下去,而不管外界对象继续与否,甚至也不管这对象在心中发现与否,这是考虑(consideration);考虑延伸到了与行动无关的认识,就是默想(contemplation)。注意的目的是学习(就是获得知识以求保持它),这就是研究。为了形成某种计划来作考虑,这就是沉思(méditer);但遐想(rêver)似乎不是什么别的,只是随心所欲而毫无目标的〈胡思乱想〉,就是因为如此,遐想可能导致疯狂:忘了自己,忘了dic cur hic[2],接近于做梦和怪诞,在西班牙筑起了城堡。我们能把做梦和感觉区别开,只是因为它是不和感觉相联系的,这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睡眠是感觉的停止,而在这种方式下,出神是一种很深的睡眠,很难使他醒过来,这来自一种内部的暂时的原因,加上这种原因是为了排除这种沉睡,它是由于某种麻醉药所致,或者是由于对功能的某种持久的损害,如在昏睡病中的情况。出神有时伴随着幻觉(visions);但也有并不出神的幻觉,而这幻觉似乎不是什么别的,无非是一种梦境,它被当作了感觉,好像我们得到了对象的真相似的。而当这种幻觉是神圣的时,它们是实际包含着真理的,例如当它们包含着某种特殊的预言而后来被事实所证实时就可以知道这一点。〕

§4.斐 从心灵有专注或松懈的各种不同程度,就可以推论出思想是灵魂的一种活动而不是它的本质。

德 〔无疑地思想是一种活动而不是本质;但这是一种本质的活动,而一切实体都是有这样的本质的活动的。我在上面已经指出过,我们永远有无数的微知觉而我们并不察觉到它们。我们是永远不会没有知觉的,但我们必然是常常没有察觉的,这就是在没有清楚的知觉的时候。就是由于没有考虑这重要之点,才使得一种松弛的、既不高尚也不坚实的哲学,在这么许多优秀的人心中流行,以致使我们一直到现在都对灵魂中最美好的东西几乎一无所知。而那种教人说灵魂按其本性是有死亡的错误理论,为什么看起来又这样像是对的,其原因也在这里。〕

[1]按“回想”在洛克原文为recollection,法文译作recuillement,但recuillement在法文中如下文(第二段)所说通常是有“专心”“一心”等意义,现在只能照洛克原意一律译成“回想”。 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5,是希腊的“医学之父”,在西方,是第一个把医学实践建立在对自然的观察和一种归纳哲学的原则上的人。他虽出身于巫医家庭,但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迷信偏见而开始把医学建立在对生物的自然规律的研究上。

[2]拉丁文,意即:“为什么在这里”;全句意即:“忘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