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简介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这本书是由朱良志创作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共有75章节
1
第一编 生生之源——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根源
本编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背景上,探讨艺术生命精神形成的内在机制。选择了生命结构、生命时间、生命基础和生命符号四个问题,逐一剖析中国文化和哲学影响艺术生命精神形成的...
2
第二编 生生为艺——生命精神在若干艺术部类的体现
生命精神在中国艺术的大多数领域都有程度不同的体现,尤其在诗、书、画、音乐、戏曲、园林、篆刻等领域表现较充分。这里选择了画、书、园林三个类型,对中国艺术生命精神做...
3
第三编 体证生生——中国艺术的生命体验理论
中国哲学与西方不同的是,它一般不强调外向求知,而强调反己内求,强调性灵的颐养、心灵的开悟,以此作为安顿生命之方式。西方哲学重逻辑,重认知,中国哲学重了悟,重直觉...
4
第四编 生生之韵——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相关概念研究
重视生命,是中国艺术的精神命脉,这也使得中国艺术显示出特殊的气质和风韵,在理论上也有相应体现。本编选择了五个概念:明、远、新、适、圆,涉及中国艺术对光明境界的追...
5
第一章 生——生命结构论
...
6
第一节 “生之谓性”:中国哲学关于生命即本体的思考
生,《说文》:“,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此说甚确。卜辞中“生”作(甲380),(粹1131),像草木由土中滋生而出。卜辞中“生”有三义,一为生长,这是本义,如...
7
第二节 “生生之德”:中国哲学关于生命关联的理论
生命为人类与自然所共有,在中国早期哲学中,就有关于生命的深入思考,产生了不少值得重视的思想,“生生”哲学就是这方面思考的凝结。 在先秦,“生生”是个熟用语,典籍...
8
第三节 “生之谓仁”:儒家生命哲学的逻辑结构
二程传人谢良佐说: 心者何也,仁是已。仁者何也,活者为仁,死者为不仁。今人身体麻痹,不知痛痒,谓之不仁。桃杏之核可种而生者,谓之桃仁杏仁,言有生之意。推此仁可见...
9
第四节 达生卫生赏生:道家生命哲学的基本取向
道家哲学明显带有重视生命的特点。从思想形态上看,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是由儒、道、佛三家共同成就的。道家哲学最富艺术气质,它对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10
第二章 时——生命时间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时间观,它以重视生命为其基本特点。将时间和生命联系在一起,时间被理解为变易、流动的节律,以流动的时间去统领万物,世界乃是生生...
11
第一节 四时模式
汉语中,“时”的本义为四时。《说文》:“时,四时也。从日,寺声。”《玉篇》:“时,春夏秋冬四时也。”[1]顾炎武《日知录》:“古无以一日分为十二时之说……《尧典...
12
第二节 时空合一
时空合一是早期民族思维的基本特点,E.卡西尔在《符号形式哲学》第二卷中对此有专门论述,他说:“如果试图追溯神话的这种‘原始时间’怎样变成‘实在时间’,变成序列意...
13
第三节 无往不复
时间是一维延伸的,然而在中国人看来,却又是往复回环的。这种观点与西方有很大差别。在古希腊,确也存在着循环时间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赫西俄德(Hesiod),就曾设...
14
第四节 生命节律
李约瑟说:“对古代中国人来说,时间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参数或一连串均匀一致的时刻,而是被分为具体的各别季节以及季节的再划分。”[1]中国人不是以抽象的目光看待时间,...
15
第五节 莫若以时
时间的变化具有“节”的特征,使生命呈阶段性发展,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生命特征,万物生命就是充满动感也富于节奏性变化的过程。对于这种生命之“节”,人应该如何处之,古...
16
第三章 气——生命基础论
...
17
第一节 血气:以自然生命为基础的生命统一观
中国哲学强调,人的生命是一个统合体,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血气的支持,即精神生命不能脱离生理生命。情感、意志等心灵的活动都与人的血气密切相关。这是中国人思维中非常独...
18
第二节 一气:以宇宙生命为依归的万物一体观
在中国古代,气还被用来描绘宇宙生生之特点,万物来之于气,万物均存在于气的运行中,宇宙为宏阔之气场,人也处于这个大气场之中,与天地宇宙具有无所不在的联系,故人的文...
19
第四章 象——生命符号论
...
20
第一节 汉字符号与艺术生命
中国艺术与汉字具有密切关系,书法是世界上唯一由书写符号直接上升为艺术的形式,汉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书法的发展。绘画也与汉字具有密切的关系,“书画异名而同体...
21
第二节 易象符号与艺术生命
易象对中国艺术的重象传统也深有影响。易象给人们提供了一套生命符号的创造原则,也提供了一套思维认识方式。艺象犹易象,是中国艺术理论中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易象与艺象...
22
第三节 象:中国艺术论的基元
汉字之象和易象是中国文化中两种重要的生命符号,中国独特的重象文化传统与这两种符号有密切关系,艺术也深受这两种生命符号的影响。以上从对这两种符号的分析中,试图追踪...
23
第五章 中国画的生命精神
...
24
第一节 重视生命是中国画的最高纲领
重视生生之德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在中国哲学看来,宇宙不是一个机械的物质世界,而是普遍流行的生命空间。宇宙万象,赜然纷呈,生生不已,流行不绝,这是一个健动不息的...
25
第二节 对生命的推重影响中国画的发展道路
中国画走着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这当然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其中中国画家独特的生命意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从中国画两次大的转型(由重人物到重山水,在山水画...
26
第三节 生命意识在形式构成因素中的体现
中国画家的生命意识是通过绘画形式得以体现的,绘画在选题、经营位置、用笔、用墨等方面,都受到追求生命传达的意识影响。本节就从形式入手,对此进行剖析。 一、 画题 ...
27
第四节 生命意识在画境中的体现
画境是绘画的精神氛围,是由绘画形式结构所体现的整体气息,它是决定一幅画成败的关键。中国画家追求的画境很多,如空灵、韶秀、清逸、混莽、苍古、萧疏、荒寒、烟润等等,...
28
第六章 中国书法的生命精神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典范形式,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在此得到充分的体现。重视生命是书法的基本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书法的形式构成和美学趣尚,也制约着书法的历史发展。这...
29
第一节 取象:建立以生命为主的创作观
取象说是中国书学重要的命题,也可以说是中国书学的纲领。从创作和接受过程看,观象以取意、以象而尽意乃至以象评书都离不开象;从书法形式上看,线条形成根源于象,书势构...
30
第二节 取道:探取创化元精
墨线飞舞,以表性情,然而中国书家却不把书法视为一种简单的艺术,而认为它与天地宇宙相通,是宇宙大化的符号。故书道玄妙,通于大道,天地何处不草书,书家只是吮吸天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