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与科技支撑》简介
《公共安全与科技支撑》这本书是由.张顺合编著创作的,《公共安全与科技支撑》共有137章节
1
编著者名单
张顺合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张志华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陈冬东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刘汉霞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2
前 言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公共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从自然灾害多发、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生态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生产安全事件仍然突出的实事来...
3
目录
目 录 编著者名单 前 言 第一章 公共安全概论 第一节 公共安全的概念 一、安全的内涵 二、公共安全的概念 三、公共安全概念与传统、非传统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二...
4
第一章 公共安全概论
安全问题始终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相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不安全事件不时出现,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1]。如社会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与社会、...
5
第一节 公共安全的概念
公共安全是当今学者、社会管理者和政府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近年来,学者们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多方面研究了公共安全这一概念的内涵,如有的学者强调了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有...
6
一、安全的内涵
安全是指人类控制对自身利益威胁的能力。通常意义上的自身利益,其内容相当广泛,包括了生命、健康、财产、资源、生存空间(领土、领海、领空)、信息、无形资产、商业机会...
7
二、公共安全的概念
公共安全已成为众多学者们关注的一个概念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那么,从科学的角度讲,什么是公共安全呢?近些年来,对“公共安全”这一概念有不少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8
三、公共安全概念与传统、非传统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公共安全问题时,经常会遇到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概念,尤其是“9·11”后,非传统安全的研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一跃成为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由于非传统安...
9
第二节 当代公共安全的特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因此,应站在全球的视野来审视国家的公共安全。显然,非传统安全问题给公共安全赋予了许多新特征。因此,思...
10
一、从出现和解决途径方面来认识
王彦吉[1]认为当前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激增,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他从公共安全问题本身的出现和解决途径方面总结了非传统安全所呈现出的跨国性、不确定性、转化性、动态性、...
11
二、从内涵、形式、演化和相互影响方面来认识
李伟从非传统安全的内涵、出现的形式、发生发展和相互影响的角度也将非传统安全概括六个特点,其中跨国性与转化性与王彦吉的概括相同。李伟概括的六个特点为[14]: (...
12
三、从社会危害方面来认识
如果从社会危害方面来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社会化倾向日趋明显,破坏力和影响面在不断增大。...
13
四、从科技应对方面来认识
孙海鹰等[17]从科技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角度归纳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特征:一是突发危机不再是孤立的,其影响全面并扩散;二是社会风险越来越不容易被统计和预测,...
14
第三节 公共安全问题产生的影响
公共安全面临的问题愈来愈复杂,后果也愈来愈严重,影响也愈来愈大,间接影响往往超过公共安全事件本身造成的直接影响。林雄弟将公共安全问题的影响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
15
一、对经济的影响
公共安全问题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公共安全问题是否能及时有效地得以解决,解决的及时、有效和彻底对经济的影响就小,否则影响就大。首先,公共安全问题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16
二、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据自身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度,体现的是公民在何种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持信任态度。面对公共安全问题,政府必须依法办事,保持信息公开,充分尊重公...
17
三、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当突然出现公共安全问题时,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往往出现心理恐慌现象。谣言、信息不畅、非理性反应都会加剧恐慌。随着政府及时有效控制和公众对公共安全事件恢复理性认识,...
18
四、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公共安全问题很容易迅速波及全球各个领域,引起各国政策的调整,从而对国际政治产生影响。发生在有国际影响力国家的公共安全问题,其政策...
19
五、加强法律法规和预案建设
在2003年“非典”疫情刚刚结束不久,国务院就已经着手编制全国性的应急预案。2005年1月,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正式...
20
第四节 公共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公共安全事件处于高发期,各类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国家经济社会的发...
21
一、安全问题社会化
人类社会之初,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面临的最主要的安全问题是饥饿、疾病、野兽的侵袭和自然灾害。工业革命的出现,安全问题又延伸到生产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自由程...
22
二、发展趋势
首先,非传统安全因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增多[1,3]。从亚洲金融危机到“9·11”恐怖袭击,再到“非典”,非传统安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广泛和深远的影响。非传统...
23
三、表现形式和新特点
王彦吉列举了当今的安全问题表现形式和呈现的新特点[1]:社会犯罪、民族性冲突、宗教性冲突、文化性冲突、地区性冲突和国家间冲突,冲突的方法手段也由理性向非理性转变...
24
第五节 公共安全问题的分类
从文献看,对公共安全问题的分类由于研究的出发点、学者的认识、角度以及站位等不同,对公共安全问题的分类和范围也不尽相同。这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25
一、依发生机理和过程分类
吴鑫等[4]根据发生机理和过程,将公共安全涉及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即:重大事件事故、灾害、违法犯罪、外来有害物质和生物入侵、各种恐怖事件。...
26
二、依广义安全观分类
徐德蜀等提出了广义安全的概念,并将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公共安全概括在内,并使它们系统化。广义安全观的内容和系统构架如下[21]: 传统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
27
三、依政府管理分类
我国2005年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从应对的角度,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四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
28
参考文献
[1]王彦吉.关于构建公共安全学的若干思考.科学中国人,2004(8):24-25. [2]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2020年中国安全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9
第二章 公共安全的基本理论
无论是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论,还是安全第一的公理观,都表明安全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学者们从人、物、事三类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出发,研究...
30
第一节 安全第一的公理
对于人的各种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曾从人的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列出了需要层次,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维持人自身生存和延续的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