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安红昌,颜辉,刘丽红.中美公共安全管理比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0):81-84.
[2]孙海鹰,冯波.加强科技政策引导推动我国公共安全科技发展.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9):118-122.
[3]张启人.发展公共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工程,2005,23(1):1-8.
[4]郭安红,延昊,李泽椿,王月冬,谌芸.自然灾害与公共安全——我国的现状与差距.城市与减灾,2015(1):15-17.
[5]程姝雯.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八年下降近半.南方都市报,2014-09-01(A11).
[6]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简况.安全网,2010-05-06.
[7]陈娟,赵耀江.近十年来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启示.煤炭工程,2012(3):137-139.
[8]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情况.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0-02-09.
[9]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1-01-03.
[10]2010年非煤矿山事故分析.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1-03-19.
[11]2010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中国交通技术网,2011-05-31.
[12]公安部:2010年全国接报火灾13.17万起死1108人.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07-12.
[13]鲍丹.2005至2010年间煤矿重特大事故减少58.6%.人民网,2011-12-09.
[14]2011年全国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2-01-14.
[15]2011年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2-01-14.
[16]2011年全国交通事故造成62387人死亡同比下降4.4%.新闻中心-中国网,2012-02-09.
[17]周斌.2011年全国火灾呈现“四降”全年未发生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法制网,2012-01-19.
[18]安监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矿难死亡人数连降9年.新华网,2012-02-27.
[19]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我国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情况.中国经济网,2013-02-22.
[20]2012年全国各行业领域、各地区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表.
[21]中国统计年鉴2013交通事故情况(2012).
[22]中国统计年鉴2013火灾事故情况(2012).
[23]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安全监管总局网站,2014年2月19日.
[24]王海生.2013年国内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分析.中州煤炭,2014(9):77-79,93.
[25]雷苏文,唐小哲,侯培森,倪方.对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3):348-350.
[26]王常伟,顾海英.我国食品安全态势与政策启示——基于事件统计、监测与消费者认知的对比分析.社会科学,2013(7):24-38.
[27]陆来浩,郑洪广.食品安全的经济分析.新东方,2014(1):71-75.
[28]康肖彦.对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思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4):120-121.
[29]12位权威专家解读2013年国内食品安全热点事件.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4-01-28,38-41.
[30]2013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真相.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01-14.
[31]徐超.我国食品安全现状.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16(2):65-67,70.
[32]孙金沅,孙宝国.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4):1-7.
[33]杨洋,焦阳,聂雪梅,贝君,赵怡芳.2012年欧盟RASFF通报各国输欧食品安全情况分析和对我进口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食品科技,2014,39(1):299-303.
[34]王永怡,王姝,卢福昱,胡玫.2013年感染性疾病热点回顾.传染病信息,2014,27(1):1-7.
[35]刘连兵,常利民.试论提高新发传染病发现能力的监测机制.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3,7(2)110-111.
[36]司福德,张磊.我国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职业与健康,2013,29(9):1134-1136.
[37]刘叶花.新发传染病的流行与控制探析.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77-678.
[38]武敏.我国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法制与社会,2014(1)169-170.
[39]王光华,夏自谦.论生态幸福指数.林业经济,2012(8):84-89.
[40]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欧阳作富.中国耕地生态安全危机的影响及思考.农业科技管理,2012,31(3):5-9.
[41]张小斌,李新.我国水环境安全研究进展.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20(1):122-125,137.
[42]杨健.渔业产地环境安全问题需要高度关注.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4,4(2):1-4.
[43]王以斌,石红旗,刘芳明,郑洲,缪锦来.外来海洋物种入侵风险评估模式.自然杂志,2014,36(2):133-137.
[44]中国确认544种外来生物入侵已成最严重国家之一.大众标准化,2013(11):68.
[45]张晓玉,梁前进.浅谈生物入侵的条件及其两面性.生物学通报,2014,49(2):15-18.
[46]兰冬东,马明辉,梁斌,许妍,于春艳,鲍晨光.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面临的形势与对策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2013(2):59-64.
[47]郎平.网络空间安全:一项新的全球议程.国际安全研究,2013(1):128-141.
[48]毛雨.北约网络安全战略及其启示.国际安全研究,2014(4):104-121.
[49]敖云波.网络安全形势新动向及对策建议.学理论,2014(2):12-14.
[50]云晓春.国家互联网网络安全宏观态势综述.保密科学技术,2012(1):6-8.
[51]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报告.信息网络安全,2011(4):98-100.
[52]曹自刚,熊刚,赵咏,郭莉.隐蔽式网络攻击综述.2014,3(2):1-16.
[53]刘跃进.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社会安全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95-99.
[54]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我国公共安全的现状与分析.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4(6):29-32.
[55]姚兵.社会安全事件预防研究.理论月刊,2013(11):112-115.
[56]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组.乌坎事件始末,中国非盈利评论,2012(2):1-67.
[57]王赐江.处置群体性事件需要新思维——广东“乌坎事件”启示.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2):60-64.
[58]时兰杰.基层公安机关处置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机制建设——以上海踩踏事件为例.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307,309.
[59]李靖.拥挤踩踏不容忽视的公共安全.江苏卫生保健,2015(5):48-49.
[60]赵心.当前公安社会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研究.赤子,201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