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趋势

二、发展趋势

首先,非传统安全因素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增多[1,3]。从亚洲金融危机到“9·11”恐怖袭击,再到“非典”,非传统安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广泛和深远的影响。非传统安全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流行疾病)、环境能源资源安全、食品安全、人口安全、文化安全、民族分裂主义和地区分离主义等方面。随着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增多,由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犯罪、经济、资源、生态等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将会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形成冲击。国内安全国际化和国际安全国内化趋势明显。加快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将使我国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严重。

其次,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1,3]。群体性事件出现的形式有,聚众上访、静坐、游行、示威等。其原因主要有:就业压力过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寻找出路,城市聚集的待业劳动力和就业压力,成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城市征地拆迁问题损害群众利益引发公共安全问题;突发性治安灾害事故处理不当诱发群体性事件;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引发事件的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利益表达渠道不够畅通,而通过极端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也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由于这些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群体性事件也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并呈现以下特征:事件规模日趋扩大,参与人员众多;事件的非理性因素增多,冲击性趋强,行为的危害程度加大,社会影响恶劣;引发事件的原因复杂,解决难度大,反复性强;事件发展的扩展性强,各种矛盾相互交错,具有很强的联动性和示范效应;事件参与者的有组织化程度越来越明显,有逐渐向组织化群体发展的趋向。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冲突的集中反映,会给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第三,公共安全问题具有跨国性[1,3]。全球化进程使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交织程度不断增加,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危机往往会波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公共安全问题也因此而越来越具有跨国性的特征(如近年来不断升级的恐怖主义)。当前,不少国家国内的恐怖组织纷纷跨出国界向境外发展,而这些跨越国界的恐怖组织的发展又刺激着尚局限于一国国内的恐怖组织的扩张野心,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他们的扩张速度和广度甚至超过经济全球化进程,他们到处制造爆炸、劫持人质,破坏了社会稳定、干扰了经济建设、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