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的概念

二、公共安全的概念

公共安全已成为众多学者们关注的一个概念和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那么,从科学的角度讲,什么是公共安全呢?近些年来,对“公共安全”这一概念有不少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下面我们梳理一下这些研究成果。

公共安全的含义,“国际上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工作生活安全。它包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和每个公民一切生活方面的安全(从国防安全、环境安全到社会福利保障等),自然也包括免受犯罪侵害的安全。狭义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来自自然灾害、治安事故(如交通事故、技术性事故等)和犯罪的侵害三个部分。”[3]

“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和减少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及其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是政府为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4]。”这个定义看上去较长,我们来分析一下。定义将公共安全视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提供公共安全的主体是政府和社会;目的是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强调了公共安全的基础保障作用。

“公共安全是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生产秩序状态,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需求。公共安全管理则是对该种秩序状态的维护与保持、对打乱该秩序状态的各类事件的应对,以及事件后果的消除、对秩序状态的恢复的全过程。公共安全管理的实质是政府公权用于对公共安全的保持、保护和恢复[5]。”这个定义同样较长。定义指出,公共安全是正常和有秩序的状态;在人类的各种各样的需求中,这种正常和有序的状态最为重要,突出了公共安全在人类需求中的地位;指出公共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对公共安全的保持、保护和恢复,公共安全管理的主体是政府。

王彦吉[1]从汉字本身的含义上对“公共安全”这一概念进行了剖析。“安全”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不出事故”;“公共”指“属于社会的”或“公有公用的”。在上述剖析的基础上,他将“公共安全”理解为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社会或民众的共同利益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或面临任何危险。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公共安全的构成要素及作用机制趋向复杂,其内涵、外延亦将不断丰富、扩大,传统的对“公共安全”的理解日显狭隘。很显然,他认为这种状态是运动变化的,是开放性的,随历史、环境的变迁不断改变其内容、侧重点与表现形式。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的专家们与王彦吉先生对公共安全的界定基本一致,认为公共安全是指控制和预防由于事故所造成的利益损失[2]。何平等[6]认为,公共安全是指社会或公众不受灾害、事故等危险的威胁。徐志胜认为,公共安全是由政府及社会提供的预防各种重大事件、事故和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的基础保障,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7]。在徐志胜对公共安全的定义中,突出强调了政府在公共安全中的角色和作用。

林雄弟综述了国内学者关于公共安全的定义。邓国良认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人为事故和由社会对抗引起的社会冲突行为,危害公共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和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学者吴爱明认为:“公共安全是指社会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公众的生命财产、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有安全的保障,最大限度的避免各种灾难的伤害。”白钢认为:“公共安全问题属于公共产品范畴,是运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必须向公民提供的服务。严格意义上的公共安全问题,大致可以划分为生产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和非生产领域的公共安全问题。”张维平认为:“公共安全是指公众享有安全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秩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灾难的伤害;其生命财产、身心健康、民主权利和自我发展有着安全保障[8]

刘潜[9]从创造健康的外在保障条件的安全系统动态研究的视角,给出安全的定义:“安全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即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该定义着眼于安全系统研究应向着正向动态研究,即沿着不死、不伤、不病、舒适、愉快以至享受的方向开展研究。

根据公共安全所涉及的广泛程度,通常将公共安全分为广义的公共安全和狭义的公共安全。广义上的公共安全问题是指自然灾害事故、人为事故和社会对抗引发的社会冲突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和重大社会影响的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治安事故、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群体性事件、违法犯罪等多个方面[8]。狭义的公共安全问题主要是从公安角度对公共安全问题进行界定,认为公共安全问题是指需要警察力量来参与和实施的与社会公共安全秩序相关的包括治安事故、群体性事件、违法犯罪在内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事件[8]。2004年,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将狭义的公共安全归为社会安全。

2006年,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首次把公共安全科技作为独立领域进行战略研究,形成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在内的公共安全科技发展体系,使我国公共安全科技的服务对象从狭义的自然灾害向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扩展[10]

公共安全是世界各国在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上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在安全性的认识和评价方面不尽相同。但是,寻求安全的环境以及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愿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