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点评
2025年10月14日
作者点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新加坡是一个现代移民国家”,甚至有人认为“新加坡没有古代史,只有近现代外来移民史”。这些误解可能源于人们对新加坡历史尤其是古代历史的难以获取,也可能受到一些西方史学家的影响,因为西方研究者撰写的新加坡史,大多是从1819年新加坡开埠时写起,如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康斯坦丝·玛丽·藤布尔所著的《新加坡史》,开篇第一章就是《新的殖民地(1819—1826)》。这是西方学者站在他们的立场对新加坡历史的理解,也折射出西方记忆对新加坡历史的印象,这样的描述难免会给世人留下“新加坡没有古代史”的误解。
事实上,新加坡在开埠之前的历史悠久而灿烂,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细细品味。这段历史集中地体现了马来本土文化、中华文化、古印度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对新加坡的“集体塑造”作用。这就是本章所着力为大家还原和呈现的历史。
今天的新加坡虽与古代大不相同,甚至就城市面貌来说大相径庭,但它作为多元文化中心的独特地位和精神特质却一脉相承。新加坡虽常被贴上“年轻的移民国家”标签,但这个“年轻的国家”确实有着值得骄傲的、古老的文化积淀——数千年来马来文明、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熏陶及其成果。当读者了解新加坡这片热土所承载的多元文化后,就会更深刻地了解今天新加坡那沟通东西、多元包容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底蕴。
【注释】
[1]汪大渊:《岛夷志略》,中华书局中外交通史籍丛刊苏继庼校释本,1981年版,第213—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