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法西斯入侵马来半岛
20世纪20—40年代,随着日本法西斯扩张的加快,英国似乎已预感到战争的到来。1921年,英国在新加坡修建了海军基地,之后又补建了空军基地。进入30年代,随着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和地区和平被打破,新加坡这个看似平静的小岛也面临着空前的惊涛骇浪。
当时的日本虽然四处扩张、不可一世,但资源匮乏、后劲不足,如不掠夺东南亚各国资源,实无法支撑其继续对外扩张。而新加坡作为当时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和海峡殖民地首府,对日军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拿下新加坡,不仅可以彻底将英国势力赶出东南亚、控制战略要冲,也可以获得马来半岛珍贵的橡胶、锡矿等战略资源。为了攻下新加坡,日本法西斯集全国之力做了精心而周密的准备,日军南下只是时间问题。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击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珍珠港事件次日,日军开始入侵马来半岛(史称“马来亚战役”),首先在马来半岛北端暹罗的北大年府登陆并击退驻守该地的暹罗宪兵,向西南越过马来—暹罗边境进攻马来半岛西部地区。12月11日,另一支日军在马来亚北部哥打峇鲁登陆,与日军在暹罗北大年府及宋卡港所实施的登陆行动相配合。
在此期间,英国皇家海军派来航空母舰“不屈号”、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却敌号”及4艘驱逐舰,该舰队在战争爆发前已到达马来半岛东海岸附近海域并由海军上将汤姆·菲利普斯指挥,目的是拦截准备登陆哥打峇鲁的日军。英国人对大名鼎鼎的“威尔士亲王号”寄予厚望。这艘战列舰排水量达4万吨,是英军最强的5艘军舰之一。而且就在3个月前,它刚刚击沉了号称纳粹德国最强战舰的“俾斯麦号”。曾担任过海军大臣的首相丘吉尔还派了英国海军的明日之星海军名将菲利普斯上将任这支舰队的司令。
然而,航空母舰“不屈号”在途中搁浅,不得不返航。1941年12月10日上午11点56分,日本空军第22航空队派出的59架“九六”式陆攻机和26架“一”式陆攻机携带大量鱼雷和500千克重型航空炸弹,扑向失去了空中掩护的英国远东舰队。疯狂的日军轰炸机在马来亚彭亨、关丹外海一举将包括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和“却敌号”战列舰在内的英军主力战舰击沉,英属马来半岛东海岸随之门户大开。经此役,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再无力对抗日军登陆行动。
日军击败英军舰队后,随即下令由陆军中将山下奉文率领的日本陆军第25集团军对马来亚展开全面进攻。该集团军下辖第5师团、第18师团和第2近卫师团(1943年正式公布的编号)共3个师团,总人数达到7万多人,是日军当时最强悍也最疯狂的部队。
随后,日军利用即将报废的老旧轻型坦克快速突破驻守在丛林地区的英军伞兵坑防线,而当时驻守在马来半岛上的英军连一辆坦克都未装备,英军参谋认为坦克不适合在丛林地带作战,故英军在马来半岛未配备坦克。当时驻守马来半岛的英军9万余人持续败退,最后不得已只能撤退至新加坡,在撤退途中又被日军分割包围,导致5万英澳联军被歼灭或俘虏。撤退到新加坡时,英军顺势将连接新加坡与对岸的柔佛长堤炸毁以隔绝两地。1942年1月31日,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除新加坡岛以外的整个马来半岛。

驻守马来亚的英军向日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