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就业,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乃至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城市结构性失业、高昂的生活居住成本等对农民工的推力,输出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改善对农民工的拉力此消彼长,使农民工的季节性返乡开始逐渐演变为一种永久性返乡现象,一些农民工怀揣着“老板梦”以及打工积累的资金和企业管理经验返回家乡创业。从经济社会发展视角来看,在城乡之间,在农民工群体内部,正经历着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的转换期,而这种转换产生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能够帮助农民工解决自身就业和提高收入,还可以成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乡村振兴以及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截至2019年6月,我国返乡创业人员已超过800万,带动乡村就业人数超过3000万;同时,返乡创业人数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因此,处在转换期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亟须政府给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帮助返乡农民工成功创业。

创业过程离不开资金。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创业资金匮乏。从创业之初的固定资产购置和一系列费用的支付,到真正投入生产之后产生的流动资金需求,甚至从长远看,返乡农民工所创办的企业若要不断扩大规模,有效的资金支持更是必不可少。多数返乡农民工会利用自己在外打工的积蓄去创业,但是打工的积蓄对于创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资金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近些年来,为了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并提供了多种财税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也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然而,大量事实表明,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旨在增加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支持的措施仍少有落实。我国农民工在返乡创业过程中继续面临创业资金匮乏、信贷抵押担保条件不足等问题。不管是政府还是金融机构,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丰富和进一步落实,政府怎样更好地为有此需求的群体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如何制定针对性更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问题引发了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