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法规建设,构建完善的法规体系

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的实施,需要一整套独立的,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做保障。有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制度,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的业务就有了标准,对业务的监督管理就有了相应的尺度。政府应将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完成,用法律的形式将项目实施的目的,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等各方的责任和权力,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资保险风险基金的使用,利率、保险费率实施办法等相关要求确定下来。

(二)政府应从行政和财政两方面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资保险保驾护航

1.财政政策方面

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是一项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的项目。因此,需要政府给予财政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项目实施初期,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需要政府的注资,尤其是政府要为保险公司能够顺利开展此业务提供再保险。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对农村保险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如独资或与金融保险机构合资等方式设立专门的保险机构,设立保险基金等,而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本身属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一个手段。因此,可以从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专项资金中划拨出专门的经费,以部分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2.行政方面

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监管部门,负责对该项目的监管工作,对项目的实施做到实时监管,以防协变风险。同时提高办事效率,严禁滥用职权,真正做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保险服好务。政府除了加强监管外,在项目实施初期,也可以对银行贷款的金额和利息率等信贷计划采取行政指令,确保该项目的公益性能够在商业银行开展。

3.加大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的宣传力度

政府可通过新闻媒体以及银行、县、乡、村委会等大力宣传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让广大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对该保险的目的、意义以及参保流程等相关信息有所了解,做到信息覆盖面广、信息透明度高。只有更多的人参加保险,才能达到项目实施的目的,也才能确保各方获得利益。

4.有效组织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

由于受教育程度对创业投资风险的影响较大,政府应积极组织有效的创业培训班,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专业性较强的创业培训,帮助他们识别创业投资风险,选择适合的创业项目,适当组织他们到相关企业观摩学习。通过系统地、专业性地创业培训,增强创业者的风险意识和创业技能,以降低创业投资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由于返乡农民工创业投资保险是以诚信为前提的无抵押形式的贷款,因此,完善的征信体系,以及科学的信用评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银行、银保监会、工商部门、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等通力协作,利用大数据和网络技术,将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录入信用体系平台。一旦企业出现了骗贷、违约等情况,及时在信用平台向社会公布。同时,建立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融资环境。

(四)分类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降低银行贷款风险

返县城创业和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在创业特点和创业资金需求方面都存在着异质性。与乡村相比,县城具有创业环境较好、集聚性强等特点,同时,由于返县城创业的企业多数为非农产业,易于形成产业集聚,受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小,所以在县城创业的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进而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减轻政府对创业投资风险的分摊负担,使创业投资保险能够顺利实施。乡村经济虽表现为弱集聚性,但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政府应大力支持返乡创办特色农业的农民工,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平台,降低特色农业的投资风险,进而降低银行贷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