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一节 基本结论

本书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文献综述基础上,在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发展理论、创业理论、资金支持理论指导下,利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利用问卷调查、网络调查与面谈相结合方法,对鄂皖大别山部分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深入分析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和资金支持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供给与需求,深刻剖析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供求失衡原因,提出了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的对策建议,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一是农民工在返乡创业的行为特征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首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动机是考虑到照顾家庭和个人主观因素,政府的返乡创业的政策环境对返乡创业的影响不大。其中,返县城创业的主要动机是想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家乡做贡献以及家乡有较好的创业机会等;返乡村创业的主要原因是家里有牵挂,返乡创业可以相互照应以及家乡有较好的创业机会等。其次,返乡创业农民工以中青年已婚男性居多,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比较高。其中,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更加年轻化,文化程度普遍更高。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以个体经营和合伙制企业居多,企业规模小,多数为小微型企业,主要涉及的行业为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制造业、批发与零售和建筑装修业。其中乡村创业个体经营商户更多,多集中在第一产业;而县城创业规模相对更大,多集中在第二、三产业。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企业存在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弱、创业能力偏低、创业培训落实不到位、返乡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创业资金不足、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支持现状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且不均、正规金融支持有限又不多、非正规金融支持广泛但不足。

二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供给渠道主要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2种渠道,其中非正规金融供给占主导地位。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供给具有单笔数额少、期限短、申请手续繁杂、审批时间长,政府的政策性金融供给支持力度不够等特点。另外,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存在资金供给渠道狭窄、金融管理体制不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融资担保保险体系缺乏多元化、融资客体具有弱质性等问题。

三是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需求存在融资意愿强、融资成本高、潜意识资金需求偏好于银行贷款、自有资金,而实际融资需求偏好于父母或亲朋好友资助、找合伙人投资等差异,且县城与乡村在资金需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返乡农民工的文化程度等个体特征,外出务工从事的行业等打工经历,创业规模、创业形式、现金流量等创业情况,行业状况等行业环境,政策支持等政策环境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需求有显著影响。同时,县城与乡村创业存在异质性差异。

四是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存在较强的资金需求,但是资金供给却相对不足,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明显的资金供求数量失衡。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资金供求结构方面,也同样存在着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结构失衡,信贷额度和信贷期限结构失衡。同时,本书从确定性条件下和风险条件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详细解析,揭示了风险是导致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

五是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市场风险、政策环境等投资风险。其中,创业团队稳定性、员工稳定性、企业流动资金保证程度、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企业的技术更新速度、原材料供应情况和企业周边基础设施情况、文化程度等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风险有显著影响,同时,县城和乡村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存在异质性差异。

六是提出了缓解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短缺困境的突破路径——建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即结合政府支持,由政府、商业银行和返乡创业农民工共同出资,政府、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返乡创业农民工4方共担风险的投资保险。从保单要素、保险运行机制、保险流程等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介绍和阐述;同时,考虑到返县城创业和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在创业特点和创业资金需求方面存在的异质性差异,适当加大政府对返乡村农民工创业的支持力度。另外,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健全银行监督机制、全程进行风险管控,创新保险服务能力、提升保险治理水平,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保险落地且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