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分析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特点分析

从对鄂皖大别山地区717名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看,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特征和所创办企业的特征详见表3-2至表3-6。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特征

1.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总体特征

(1)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

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农民工中男性占比为66.53%,几乎是女性创业者的两倍。从年龄结构看,以26—35岁创业者居多,占比为48.12%;36—45岁占比为33.33%;46岁及以上创业者占比仅为11.99%。从婚姻状况看,有76.57%的返乡创业者是已婚。上述数据说明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以中青年已婚男性为主,他们处于一个精力较充沛的年龄阶段,为了照顾家庭或者实现人生价值而选择返乡创业。

(2)受教育程度

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了70%以上,其中高中、中专或技校、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占比分别为:28.45%、15.20%、18.55%、10.74%,说明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整体的人力资本较高。

2.鄂皖大别山地区返县城创业农民工的个体特征

(1)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

鄂皖大别山地区返县城创业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占比为57.95%。从年龄结构看,有61.72%的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的年龄在26—35岁之间,年龄在36—45岁之间的比例为25.61%,也就是说有87.34%的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年龄都在26—45岁之间,46岁及以上的创业者只占到了调查对象的4.04%,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中已婚人数占比为63.88%,这说明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普遍为中青年且多数已婚。该群体在创业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年龄优势,既富有创业热情、精力充沛、敢冒险,又不乏岁月的历练,做事更沉稳。

(2)受教育程度

在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中,具有高中、中专或技校、大专学历的占比分别为27.76%、21.02%、19.41%,本科及以上的占比为13.75%,说明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普遍文化程度较高。

3.鄂皖大别山地区乡村农民工返乡创业者特征

(1)性别、年龄及婚姻状况

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中,男性占比为75.72%;创业的年龄在36—45岁之间的人数占比最多,为41.62%,其次是26—35岁之间,占比为33.52%,45岁及以上人数占比为20.52%;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中已婚人数占比为90.17%,说明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也仍然以中青年已婚男性为主。

(2)受教育程度

在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的占比最高,为33.53%;其次是具有高中文化的占比,为29.19%;本科及以上的占比仅为7.51%,反映出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返县城和返乡村的农民工在个体特征上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差异性特征。共性特征表现为返乡创业都是以中青年已婚男性为主,这说明男性相较于女性更倾向于创业而非就业,也更具有冒险精神;差异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性别占比差异。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男性占比大大高于女性,结合本次调查中返县城创办企业的类型数据来看,县城中从事个体经营的返乡农民工占到了44.44%,而县城中个体经营的企业主女性占比较多,如开服装店、花店、美容美甲店等。乡村中个体经营企业涉及的服务类型和数量等性质都较适合男性做企业主,适合女性的偏少,因此乡村中创业农民工以男性占绝对优势。这也说明男性在乡村中仍作为家庭收入的主力军发挥着养家糊口的重要作用。

第二,年龄层次差异。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比为62.14%,是返县城创业农民工该年龄层次的2倍,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的年龄层次明显高于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说明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更加年轻化。

第三,文化程度差异。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返乡村创业者。笔者认为,文化程度与年龄层次相关。一般而言,在我国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年龄在36岁以上的人具有高中文化或中专技校文化程度的较少,具有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更是少之又少,这与我国教育的地区不均衡性有关;而年龄在26—35岁的农村居民,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整体要高于较高年龄段的农村居民,这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客观情况。

表3-2 鄂皖大别山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者个体特征占比

续表

注:数据来源于鄂皖大别山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整理。

(二)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特征

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特征主要包括:企业类型、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行业特点。调查数据详见表3-3至表3-5。

1.企业类型特征

表3-3 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类型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鄂皖大别山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整理。

(1)鄂皖大别山地区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总体类型特点

从表3-3各类型企业占比数据可知,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半数以上是个体经营企业,占比52.58%,其次是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占比分别为18.27%和13.53%,这说明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更倾向于经营风险小、资金投入规模小的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经营模式,如“夫妻店”“家族厂”等。出于创业资金和我国农村资本市场的限制,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不失为除个体经营企业外较好的选择。

(2)县城企业类型特点

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的企业类型主要以个体经营、合伙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分别占比为47.44%、27.49%和18.60%。股份有限公司的占比仅为5.66%。说明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多数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其次是合伙制企业。对于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而言,合伙制企业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也可以与合伙人互相商讨。这对缺乏资金又缺乏一定的企业管理经验的返乡农民工而言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3)乡村企业类型特点

农民工返乡村创办的企业类型主要以个体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所占比重分别为58.09%和18.50%,其中个体经营企业占比最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乡村特有的创业形式,近年来也比较受农民青睐。与独自创业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从事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人员提供互助服务,包括集中购买农业生产资料,销售、加工、运输、储存农产品,以及在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提供技术和信息等服务,对于农产品生产或加工等相关创业企业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较好的创业形式。其他类型企业占比均较少,其中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所占比重分别为8.38%和8.09%,股份有限公司仅占到了2.02%。

综合县城和乡村企业类型的对比分析可知两点。一是,从企业类型的数量分布来看,县城分布更均衡。乡村中个体经营占绝对比重,该数据高于县城近14个百分点,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外,其他企业类型占比非常有限。县城中除个体商户外,合伙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也占有一定的比重。二是,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占比县城明显高于乡村,说明县城农民工除独自创业外,更倾向于与他人合伙经营,以此来解决创业资金短缺问题以及独自做出管理决策的弊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多以小微型企业为主,而县城的农民工创业的企业规模要普遍高于乡村,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企业规模特点

表3-4 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规模占比情况

注:数据来源于鄂皖大别山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整理。

(1)鄂皖大别山地区企业总体规模特点

从表3-4可知,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资本多数为30万元以下,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20%左右;从企业雇佣员工人数来看,多数企业中的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下,占比66.53%,20—50人的企业占比21.20%。由此可知,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规模较小。

(2)县城企业规模特点

从被调查的返县城创办的企业注册资本来看,县城企业的注册资本在30万—100万元之间的企业占比最高,为39.36%;其次是注册资本在30万元及以下和100万—500万元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9.65%和23.72%;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7.27%。从企业的用工规模来看,有43.13%的企业的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下,员工人数在20—50人和50—100人的企业占比分别为27.76%和21.83%,100人以上规模的只占7.28%。说明返县城创业的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

(3)乡村企业规模特点

从乡村调查数据可知,有一半以上的企业注册资本基本都是30万元以下,所占比例为54.34%;其次是注册资本在30万—100万元和100万—500万元,占比分别为31.50%和10.98%;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3.18%。从企业的用工规模来看,有82.95%的企业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下,员工人数在20—50人的企业占比为14.16%,50人以上规模的只占2.89%。说明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多数为小微型企业。

通过返县城和返乡村创办的企业规模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企业注册资本还是从企业雇佣的员工人数看,返县城的农民工创办的企业规模都要明显大于返乡村的农民工创办的企业。

3.创业行业特征

在分析返乡农民工创业行业特征时,考虑到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行业除受到资金、政策环境以及地域差异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外,也可能与外出打工所从事的行业有关,所以在分析时,本书结合了返乡创业农民工外出打工从事的行业情况,对创业行业特点进行了分析,详细数据见表3-5和表3-6。

表3-5 鄂皖大别山地区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所属行业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鄂皖大别山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整理。

表3-6 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创业农民工外出打工从事的主要行业占比

注:数据来源于鄂皖大别山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数据整理。

(1)鄂皖大别山地区创办企业的行业总体特征

从表3-5鄂皖大别山地区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业占比数据中可知,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已成为多数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首选行业,占比为24.55%,除此之外,其他行业占比较为均衡。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采矿业,占比仅为4.46%。表3-6显示,农民工外出从事的行业多为纺织服装、餐饮服务、加工业和建筑业。他们对加工制造和批发零售服务业较为熟悉,因此,返乡创业更多地选择了与自己外出打工从事的行业相关的制造业、批发与零售和建筑装修业。

(2)县城企业的行业特点

返县城的农民工创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和建筑装修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3.45%、17.25%、14.55%;其次是住宿与餐饮业和农、林、牧、渔业,占比分别为12.94%和11.05%;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和农村旅游业所占比重较少,分别为7.54%、8.09%和2.43%。外出务工较为集中的行业为纺织服装、餐饮服务、加工业和建筑业,占比分别为26.42%、23.45%、17.52%、12.94%。由此可见,外出务工经历对返县城的农民工创业的行业有一定的相关性。

(3)乡村企业的行业特点

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多选择农、林、牧、渔业进行创业,占比为39.02%;其次是住宿与餐饮业、建筑装修业、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占比分别为12.72%、11.56%、11.55%、10.69%。上述行业占比情况说明多数返乡村的农民工会选择具有乡村特色的种养殖业进行创业,或者开办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其原因一方面与返乡村创业的农民工较高的年龄层次有关,他们对农业生产较为熟悉;另一方面也符合了创业所处乡村的区位特点,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此外,从表3-5中也可看出,返乡村创业的行业与外出务工从事的行业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对比返县城与返乡村创业的行业分布情况,可知返县城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多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而返回乡村的农民工创办的企业多集中在第一产业。此外,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如采矿业在县城的比例也明显高于乡村。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调查的地区为湖北省的大别山部分地区,这些地区靠近湖北省著名的大冶铁矿区,因此选择采矿业作为创业产业的比重较大,而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县城相较于乡村更易进行资本密集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