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致某报编辑部359 伦 敦

128 马克思致某报编辑部 359 伦 敦

1877年12月19日于[伦敦]西北区梅特兰公园路41号

尊敬的编辑部:

附上从布勒斯劳[78]寄来的、让我转寄给您们的一封信。我不认识发信人霍罗维茨;但是,他在信中告诉我,他是社会民主党柏林支部的成员。

致衷心的问候。

卡尔·马克思

[1]伊丽莎白·德米特里耶娃。

[2]伊·米·达威多夫斯基。

[3]弗·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

[4]手稿中这里缺页。下面一段根据1877年1月19日《前进报》第8号刊印,威·李卜克内西在那里引用了信的这一部分,没有注明作者的名字。

[5]恩格斯的侄儿:海尔曼·弗里德里希·泰奥多尔·恩格斯和鲁道夫·摩里茨·恩格斯。

[6]伊·库尔茨。

[7]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一书的校样。

[8]爱琳娜·马克思。

[9]爱琳娜·马克思。

[10]弗·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11]弗·恩格斯《反杜林论》。

[12]弗·恩格斯《威廉·沃尔弗》。

[13]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14]弗莱丹克《理性》。

[15]双关语;“扫帚”的原文是《Besen》,也有“女仆”的意思。

[16]约·菲·贝克尔和克·埃塞伦《一八四九年南德五月革命史》。

[17]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一书的扉页。

[18]伊·库尔茨。

[19]弗·恩格斯《反杜林论》。

[20]参看下一封信。

[21]“剥夺一切生活必需品”。

[22]引自爱·穆尔的喜剧《拣来的孩子》第五幕第二场。

[23]弗·思格斯《反杜林论》。

[24]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一书的校样。

[25]见本卷第250页。

[26]默许的委托

[27]“在费里埃尔采取的步骤”。

[28]“特罗胥……对他做了冠冕堂皇的指示”。

[29]莎士比亚的戏剧。

[30]阿·凯。

[31]见本卷第242—244页。

[32]弗·恩格斯《反杜林论》。

[33]多瑙河左岸的城市罗马尼亚称作:卡拉法特、朱尔朱、克勒腊希。多瑙河右岸的城市保加利亚称作:维丁、鲁塞、锡利斯特腊。

[34]指霍夫曼和伊姆霍夫。

[35]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36]“闪烁着共和主义信念的……眼睛”。

[37]“追求议员席位的资产阶级阴谋家”。

[38]“这个时代的资产阶级的……智力”。

[39]弗·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二编。

[40]见本卷第251页。

[41]罗马尼亚称作:曼成。

[42]罗马尼亚称作:康斯坦察。

[43]弗·恩格斯《反杜林论》。

[44]《未来》杂志。

[45]《新社会》杂志。

[46]弗·恩格斯《反杜林论》。

[47]弗·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48]《新社会》。

[49]弗·恩格斯《反杜林论》。

[50]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51]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52]伊·库尔茨。

[53]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一书的校样。

[54]爱琳娜·马克思。

[55]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一书的校样。

[56]星期日是9月16日。

[57]圣经《路加福音》第15章第18节。

[58]魏勒尔。

[59]阿卜杜-麦吉德。

[60]恩·恩格斯。

[61]显然是菲·鲍利。

[62]弗·恩格斯《反杜林论》。

[63]伊·库尔茨。

[64]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一书的译文。

[65]《未来》杂志编辑部提出了一个机会主义的纲领,其中说:“社会主义意向的最重要和最光辉的目的,是公平分配福利……《未来》力求证明,只有当一些个别人无情使用专横的可能性被剥夺以后,才能彻底消灭不正义现象,美好社会制度也才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运动的进一步的意向,是促进个人的幸福和人类的幸福共居,加速发展和进步,因此,社会舞台上的改良在这种情况下是适用的”。

[66]卡·赫希柏格。

[67]见上一封信。

[68]莫·赫斯。

[69]伊·库尔茨。

[70]旺多姆广场

[71]“废除国家”。

[72]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

[73]海涅的诗集《抒情间奏曲》第18首。

[74]共产主义者同盟。

[75]卡·马克思《资本论》。

[76]弗·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三编。

[78]波兰称作:弗罗茨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