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致威廉·李卜克内西 莱比锡
1880年1月10日于伦敦
亲爱的李卜克内西:
由于马克思家里添了孩子165,和从曼彻斯特来的我们的两位朋友[1]到我这里作客,节日的忙乱相当可观,你的信就在这种最忙乱的时刻寄到了。要转寄你的信,我需要查一下最新的邮政地址簿,但是手边没有。本星期初我终于找到了地址簿,并把你的信寄往:
不列颠北部(N.B.)汉密尔顿附近
威尔小山(地址簿上是:Wellhl.)
亚历山大·麦克唐纳议员先生。两个人[2]当中麦克唐纳是更大的坏蛋,但是他同煤矿工人有比较密切的正式联系。可能在我的信寄到以前你就会收到他的回信。在议会开会以后,你可以把信直接寄往下院交亚历山大·麦克唐纳。
因为你说你已向麦克唐纳要了你在信中所要的文件,所以在没有再收到你的来信以前,我自然不会在这方面再采取任何行动。
白银事件,或者确切些说,复本位制事件,是利物浦的某些棉花投机商的臆造。因为在印度和中国,商业中实际上流通的只有白银,而白银的价值十年来从黄金价值的降到了
,这种情况自然就使得由于向远东过量输出所引起的棉织品销售危机更加尖锐了。最初是供应的增加使价格降低了,然后,对于英国出口商来说,这种降低了的价格又表现为折合黄金的价值比以前更少了。机灵的利物浦人怎么也不能想象,棉花有朝一日会降价,于是他们现在就用货币的差价来解释一切,并且声称:只要此地决定,白银的价值应该重新按黄金价值的
折合,就是说英国公众应该听任把白银按照高于价值13—15%的价格强加于自己,以便让棉织品出口商仍然得到那样多的赢利,那时一切就会顺利,同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就会繁荣起来。一些异想天开的人仍然死抱住不放的全部骗人鬼话就是如此。这种骗人鬼话从来没有多大意义。不久以前《泰晤士报》竟大发善心,它声称,对于德国这样一个穷国来说,金本位不适用,最好是恢复比较方便的银本位,隐藏在这种说法背后的意图是,为伦敦金融市场开辟一个白银销路,以便按高于白银价值的价格去出售自己的贬值的白银。不用说,这同样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正象我们的朋友俾斯麦在不久前幼稚地幻想回到复本位制去和在一切支付中重新把塔勒充当足值货币一样,虽然塔勒的价值比票面价格低15%。但是德国的银行家们在朋友俾斯麦的庇护之下变得这样聪明,以致这点没有能做到,而发行的塔勒又以惊人的速度流回银行和国库了。
我向你和大家祝贺新年和俄国革命,俄国革命可能会在今年爆发并且将使整个欧洲的面貌立即改变。为此我们又得特别感谢我们的朋友俾斯麦,他以自己示威性的奥地利之行和对奥同盟476,使俄国政府恰恰在需要的时刻(对于我们!)面临抉择:战争或者革命!这是什么样的天才啊!
你的 弗·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