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大字第一人——葛洪

古今大字第一人——葛洪

宋代有个大书法家米芾,与苏轼、黄庭坚和蔡襄并称“宋四家”,其书法造诣,多说为四家之首。他不仅精于书道,还擅长于书法理论,更嗜古人、名人字画如命,对古今书法有独到的见解。晋人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丹阳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人。自幼十分好学,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败落,十分贫苦,他靠上山砍柴换取文具,用来学习。他经常写字,常抄书直到深夜,延至成年,著书立说至死方休,练得一手好书法,曾为天台山摩崖石刻书写“天台之观”四个大字,后大书法家米芾亲临观摩,赞为“大字之冠,古今第一”。由此可见,葛洪书法成就非同一般。然而,古往今来,葛洪更有名的是其在医药学、道教和化学等方面的成就。

在医药学方面,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这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他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的药物,也常常是很便宜的药,这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端。他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地注明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他还很注意研究急病,记述的“尸注”“犬咬人生病”“天花”“沙虱毒”等,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并且明确提出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他用“捕杀疯狗,取脑汁敷伤口”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含有免疫的思想萌芽,早于欧洲1000多年;他对天花的记载,早于西方医学500多年;他对“沙虱毒”的认识,比美国医生帕姆早1500多年。

在道教方面,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

在化学方面,因为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所以长期从事炼丹实验,他在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映。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炼丹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炼丹家。当时,葛洪炼制出来的药物有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等,这些都是外用药物的原料。他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他指出,对丹砂(硫化汞)加热,可以炼出水银,而水银和硫黄化合,又能变成丹砂。他还指出,用四氧化三铅可以炼得铅,铅也能炼成四氧化三铅。他的著作中,还记载了雌黄(三硫化二砷)和雄黄(五硫化二砷)加热后升华,直接成为结晶的现象。

葛洪医论

葛洪一生成就颇多,以医药学、道教和化学成就最为后世传颂,究其道教思想和化学成就也与医药学密不可分,为后世医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一生虽以“仙道”闻名于世,但他对中医学的影响也非常的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