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鼻祖皇甫谧 浪子回头成果丰

针灸鼻祖皇甫谧 浪子回头成果丰

皇甫谧(mì),字士安,魏、晋间安定朝那(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平凉县西北)人。提起皇甫谧,人们可能立刻想到他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其实,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皇甫谧从小过继给叔父做儿子,叔父叔母对他宠爱娇惯,养成他不肯读书的恶习,到了二十岁还是游荡无度。有一天,皇甫谧在野外摘到一些瓜果,便回家送给婶母。婶母对他说:“你即使每日三餐送肉给我,也不称孝。你今年二十岁了,不走正道,不肯学习,整天游手好闲,用什么来安慰我呢?”还叹气道:“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使孟子学习,先后搬了三次家,终于使孟子获得了成就;曾子为了教子而忍痛杀了小猪。难道我择的邻舍不好,或者教育有缺陷吗?为什么你这样不懂事呢?用功学习,得来的知识是你的,而不是我的!”说着说着就流下了眼泪。

皇甫谧听了婶母的劝导,很受感动,决心发愤学习。他跑到乡里一个读书人席坦那里去识字、读书,非常用功。由于家里穷,他就一边耕种,一边把书带在身边学习,经年累月,坚持不懈,几年后,读完了百家典籍,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中年以后,皇甫谧得了风痹疾,半身不遂,仍然手不释卷,因而被旁人叫作“书淫”。有些好心肠的朋友劝他道:“你太勤奋了!这样搞下去,必将损害健康,还是节制一下吧!”他回答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寿命的长短,并不决定于是否勤奋啊!”

后来皇帝、宰相一再征召他去做官,他都谢绝,却上表向皇帝借书。皇帝深受感动,就送了一车书给他。皇甫谧一生“以著述为务”:医学上,十二卷的《皇帝针灸甲乙经》在总结、吸收《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纪穴针灸治要》等许多古典医学著作精华的基础上,对针灸穴位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整理,在医学领域矗起丰碑;文学上,著有《帝王世纪》《年历》《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等,并且教出许多有名的学生,如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等,都成了晋朝名臣。

皇甫谧的一生,恰好是迷途知返终不晚、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真实写照。

按:《针灸甲乙经》奠定了针灸学科理论基础,对针灸学以至整个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0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项目,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医针灸申遗成功!皇甫谧也成为古代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于世界文化史的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