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混沌沌如鸡子 开天辟地阴阳立

混混沌沌如鸡子 开天辟地阴阳立

传说世界在最古、最初的时候,天地不分,一片混沌,像个巨大的鸡蛋。天地的开创者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蛋里。

盘古,也称为盘古氏,他在这个原始世界的大蛋里,慢慢地成长着。大约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成熟了,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于是他就劈开了这个混混沌沌的圆东西。随着一声巨响,蛋里轻而清的阳气逐渐上升,变成了蓝蓝的天;重而浊的阴气逐渐下沉,凝成了大地。从此,世界开始有了天地之分。

刚劈开的天和地,相距是很近的。盘古只得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支撑着,不让天地合拢。以后,天每天都升高一丈,地每天都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每天也在增高,他始终奋力地支撑着。

大约又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已经变成了一个九万里高的顶天立地的巨人,矗立在天地之间。这时天和地重合的可能已经不存在了,盘古开天辟地的重任已经完成了。他也累得实在支撑不住,便倒在地上死了。

盘古死后,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他的头成为东岳泰山;他的脚趾成为西岳华山;他的肚子成为中岳嵩山;他的两个肩胛,一个成为南岳衡山,另一个成为北岳恒山;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头发和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和泪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总之,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整个宇宙。

盘古开天辟地

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出自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该神话故事,一则表明了天地人的相互关系是“一而三”“三而一”的关系,意即人与天地相合。天地人三才学说因此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伟大精神。天人相应(也就是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的两大主要特点之一,它贯穿于中医学预防、诊断与治疗的始终。

其二,该神话故事表明了阴阳的最初特性——轻清为阳、重浊为阴。后来发展为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中医学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阴阳概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医学基本理论,认为阴阳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相反相成的关系贯穿于自然与人体等一切事物之中,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及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