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金汁水

消失的金汁水

中成药以其方便、易于储存,备受人们欢迎。很多人以为,中成药是现代中医药的产物。其实,成书在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记录了9种中成药。到了宋代,我国出现了历史上第一个官办成药局——太医局熟药所,负责开发与生产中成药制剂。自此以后,中成药在全国范围内渐渐成了气候。

我国广州最早生产的中成药是金汁水,生产场地就是建于东晋时期的海幅禅院。金汁,听起来很不错,让人想起金汁玉液,尊贵无比。而实际上,金汁是童尿的别名。我国古代医家都很聪明,把不雅的药物用隐言的方式表示出来。比如,把尿垢叫作人中白,把人的粪便叫人中黄,把寒号鸟的粪便叫五灵脂,把蚕的粪便叫蚕沙,等等。童子尿在中药书记载上,是一种大清热的药物。而广州生产的中成药金汁水,是由海幅禅院旁边一所小学学生的尿液为主药,配以连翘、黄连、生地等药材,用瓦坛装好密封,运到白云山的土地里深埋。若干年后取出,用七月初七的井水稀释,分装出售。

据说,金汁水的疗效很好,对大热症、高烧低热都起作用。也因这个药名和它的制作工艺都有很神秘的色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管什么病,人们都去买金汁水来服用,就像现在人滥用抗生素一样。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个广州药业老品牌的金汁水才渐渐销声匿迹。据说是因为送去医学检验,其中细菌数超标而停产。现在,民间还有用童子尿治热症的习俗,但金汁水这种中成药却不容易找到了。这也算是中成药历史上最负盛名却最短命的一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