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佳话
2025年08月10日
杏林佳话
做中医的,总爱以“杏林中人”自居。中医与杏林有何渊缘?事情还要从远古的东汉时期说起。那时,福建候官(现福建的福州)有一个叫董奉的人,不仅有很高的道术,还有很高的医术。与华佗、张仲景并驾齐名,是“建安三神医”之一。他的医术高超到什么程度?据说,当时有一个刺史得怪病已经昏迷三天之久,董奉用自制的药丸一粒,和水混合后,灌入其口中,然后摇动其头唤之,不一会儿,昏迷的刺史就奇迹般地睁开了眼睛。半天之后,刺史能坐起身,四天之后,刺史竟恢复如常人一样了。
董奉不仅医术高超,医德非常高尚,对看不起病的穷人,他总是免收医金,还自掏腰包为他们送医送药。有一年,庐山地区疾病流行,他便到庐山行医济世。那时,很多人家为了治病,已经弄得倾家荡产,无力支付医药费。董奉便申明不收医金。他看好一个轻症病人,只请病家在他的诊室外面栽种一棵杏树苗,看好一个重症病人,请医家栽五棵杏树苗。董奉这样做,其实是心系长远的。他希望这些杏树成熟结果后,将杏果变卖成粮食,来救济这些因病致贫的人们。董奉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人们种下的杏树也不计其数。几年之后,这里山上山下都长满了杏树,杏树一大片一大片的,蔚然成林,很是壮观。春季杏果成熟时,黄黄的杏果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粮食。董奉不仅治病,还救老百姓于水深火热的贫困之中。
人们说到董奉,就会说到杏树杏林,挂满杏果的春天给人的感觉暖融融的。人们便用“杏林春暖”来赞美医德高尚的医生,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