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由来

悬壶由来

东汉时期,一道晚霞映红了天边的黄昏,河南一个普通农家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婴孩一出生,就吓了父母一跳,他的还不太成形的小手里,紧紧攥着一只小葫芦。母亲想把那小葫芦拿开,却怎么也不能。婴孩爷爷是有见识的老人,见此情景说:“这孩子不同常人,怕是神仙送给我们的,好好带大他吧,一切都顺其自然便可。”果不其然,这孩子聪明过人,见过的东西过目不忘。喜欢满山遍野玩耍,只是那小葫芦从不离身。

有一次,这孩子进山玩耍时,不知不觉在一块大石头上睡着了,梦中见有人往他的葫芦里装东西,一惊醒来,眼前一位白胡子老头正拿着一把紫黑色的药丸,一粒粒朝葫芦里装。孩子见来者慈眉善目,也不害怕。老者指着石头边一蓬蓬绿色开着黄花的植物说:“孩子,你记着这种草,用它晒干研成粉,和蜜搓成丸,就是我现在装在你葫芦里的药丸。以后你云游四方,遇到病痛之人,一定要给他服两丸,他的病便会好很多。救人一命,功比天大。你要谨记在心。”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老者慈爱地在孩子头顶摸了一把,就不见了。

从此以后,这孩子只做两件事,云游和采药制药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长大成青壮年,又由青壮年变成老人,走不动了,就拄着拐杖。他带着药葫芦云游四方,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人们称他壶翁。二百多岁时,他突然仙逝。

之后不久,在河南汝南,有一位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自家楼上纳凉打望,见楼下街上有一位竹杖上挂着葫芦的老翁,从葫芦里拿药丸散给面有病色的人们。天黑之后,老翁就悄悄跳入葫芦中,费长房很好奇,猜想这老翁便是传说中的壶翁。次日,费长房便以酒款待老翁。老翁深解其意,看费长房也是慈面善心之人,夜晚便邀约费长房一同进入葫芦中。不想,葫芦中竟是一番仙境之地,费长房意识到他遇上神仙了,马上跪地叩拜。老翁也有意向他传授医技。数年之后,费长房已经成为技术精湛的神医,继续老翁治病救人的职责。为感念老翁传道授业之恩,他也每于行医之时,就会在医馆挂一个葫芦。久而久之,人们争相效仿,做医生的都会在医馆挂一个葫芦。

这就是悬壶的来由。我们常说“悬壶济世”,是赞美医生治病救人的功德。

悬壶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