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与药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家喻户晓的《梅花》,出自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我国中医史上第一个官办药店“太医局熟药所”,也是王安石批准创建的。
“太医局熟药所”诞生于1076年,是现在药店的始祖。说起这第一所官办药店的创建,还是离不开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熙宁二年(1069年),因才华过人,深得宋神宗赏识的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第二年,又升任宰相。这个时候,王安石开始对国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变革范围从农村到城市,从手工业到商业,从军事到教育……无所不至,充分展示了一个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的才能。变法不可避免地触及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与此同时,变法期间又遭遇连年自然灾害。尽管王安石抱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坚定决心,到1076年,历时七年之久的王安石变法还是彻底宣告失败。此时,王安石只有辞去宰相职务,告老还乡。
那个时候,因为天灾不断,很多百姓都患上了疾病,却又缺医少药,痛苦异常。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正好制造贩卖假药发昧心财。王安石看在眼里,深感不安。此时,正好有人提议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研制正规中药制剂,由国家专利出售,不许私人或其他部门制药售药,以打击那些害人的制假贩假者,同时,研制药品在大疫来临时向百姓免费发放。王安石一想,这个主意好,立即采纳了意见,并组织专门人员落实。成立“太医局熟药所”就是在王安石辞去宰相职务,告老还乡之前,办的最后一件事。十年之后,王安石因郁因病而逝。
“太医局熟药所”成立后,不仅方便了病人,也为国家创造了很丰厚的利润,熟药局生意一直都很红火。到1103年,药局已经增至七所。与此同时,随着百姓对医药需求的增加,类似的药局像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在全国各地遍布开来。我们今天的药店,就是由这些药局演变而来的。
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