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鞭药尝百草 日中多毒得茶解
在女娲补天之后,不知过了多少年,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出生了一个小孩,就是神农氏,长大后成为部落首领。那时候,人们得病根本不知道怎么办,只能靠自己体力抵抗,有的只好等死。神农想到天帝的花园有奇花异草,说不定可以治病,便决定上天去。那时候上天有两条路:一条从昆仑山上去;另一条从都广之野顺着一株叫建木的大树爬上去。神农选择了从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庭。他选了一大捧瑶草,在走出花园时,碰到了天帝,天帝说这点瑶草是治不了多少人的病的,于是给了他一根神鞭,可以鞭打识别草药有毒无毒,中国草药即由此称。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据说在中国湖北西部,至今都可以找到神农鞭药的地方,那山就叫神农原。
有一天,他看到一种树叶,正好口渴了,顺手摘了几片放在嘴里咀嚼。这一嚼,还真解渴,神农又扯了几把咀嚼着。他感觉肚子里上上下下有东西在摩擦。他肚子是透明的,看到小叶儿把他的胃擦洗得干干净净。这一发现,使他十分高兴。他断定这小叶儿既解渴,又能解毒,他决定改鞭药为尝药,如果遇毒,就用它来解救。他把小叶叫“查”(查巡的意思)。后世人读白话了,叫成了“茶”。神农就这样一路走着,一路尝着百草,回到了烈山。神农尝百草,经常要中毒,都多亏了“查”解救他。据说被他尝过的花、草、根、叶,就有三十九万八千种。他下决心要尝遍所有的草。这一天,他忽然发现一株攀在树上的藤状植物开着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那叶子还会一张一缩,他奇怪极了,就采了一些叶子放在嘴里咀嚼,谁知这是一种有剧烈毒性的药草,叫断肠草。神农就这样死去了。
在山西太原神釜冈上,至今还留着神农尝药的鼎(神农时只有陶器,早已损坏,后世人为了纪念这位为民而死的部落领袖,重新用金属做了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六神农生日(当然是传说的日期,估计是建庙纪念落成祭祀时的那天),人们纷纷来到药王庙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的天然中草药库,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把这带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按:宋代郑樵的《通志》讲:神农尝百药之时,“……皆口尝而身试之,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其所得三百六十物……后世承传为书,谓之《神农本草》”。《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成书于东汉,并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我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物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合和”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
《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我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