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献阅读报告训练培养大学生基本科研能力
胡军生 张掌然 程爱丽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不仅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人才,更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训练,具备基本的学术科研能力也是大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中强调要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明确指出,各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要引导大学生追踪本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以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武汉大学明文指出,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科学研究训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为此专门设立了“武汉大学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颁布了《武汉大学大学生科学研究管理办法(试行)》(武大教字〔2001〕128号),为广大学生接受科学研究训练提供机会。
但是,现代社会的任何科研活动都要从阅读专业文献开始,基本上没有哪个研究不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当代的科学研究早已不同于古代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已基本上不可能从零开始。要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那么首先就需要训练学生的文献阅读能力。虽然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给学生布置文献阅读作业,以训练学生的基本科研能力,但实际上,许多大学生不仅不了解如何阅读文献,也不懂得如何去撰写文献阅读报告。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文献阅读能力以及文献阅读报告撰写的训练,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基础科研能力。
一、文献阅读与撰写文献阅读报告的意义
文献指的是理论性的文章和研究报告,通常可将文献区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就是研究报告,其中包括可以重复这一研究的所有细节资料,通过阅读第一手资料,可以使读者清楚知道研究问题是如何提出的,研究是如何进行的,得到了什么研究成果,有什么研究意义;而第二手资料通常是对第一手资料的总结和综合,如综述性文章、理论性文章、书籍等,通常是对第一手资料进行的加工,作者不一定会完整提供第一手资料所包含的细节信息[1]。由于第二手资料是对第一手资料的综合与概括,因此方便人们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但是由于没有提供研究的细节,因此在阅读的时候如果发现文献中提到某人做的某个研究,而且这一研究结果又很重要的话,那么一定需要查阅第一手资料,即查阅原文[1]。
阅读专业文献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经典研究以及最新进展。许多专业课程老师都会提供相关主题的经典文献,通过阅读这些文献,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主题的经典研究,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历史发展。此外,随着现在电子资源的普及,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电子资源数据库获取最新出版的文献,了解最前沿的研究动态,拓展知识领域,丰富课堂上的学习内容。
文献阅读有助于大学生开展创新性的研究。通过文献搜索与文献阅读,可以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有关领域的历史发展和前沿动态,粗略判断自己的研究大致处于什么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从而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如果文献调研不充分,就可能会重复研究前人已经探讨过的问题,难以做出独创性的研究。
通过文献阅读,大学生还可以体会如何去提炼科学问题和如何去解决科学问题,从而在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上得到最直接的训练。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体会别人论文的行文思路和论文逻辑结构的组织与表达,掌握科研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方式,可以学习如何去撰写科研论文。
事实上,大学生自己也认为文献阅读能够给他们提供很大的帮助。笔者通过对大三某班学生进行不记名调研后发现,所有学生在回答“文献阅读对自己的帮助程度”问题时(选项为:几乎没有、有一点、较大、非常大,任选其一),都认为文献阅读对自己有帮助,其中回答较大和非常大者的比例为52.6%,另外47.4%的人则认为对他们有一点帮助。
文献阅读报告,顾名思义,就是阅读文献后撰写的报告。从阅读文献的数量角度,可以将文献阅读报告分为读书报告和文献综述两类。读书报告一般是指阅读一篇专业文献后撰写的报告,一般来说,阅读者需要对该篇文献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说明该文献的特殊之处,并对文献中的有关内容进行评价与分析,或者是个人所受到的启发或思考;而文献综述通常是对某一主题的专业文献经过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后而写出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其实就可认为是一篇文献综述。好的文献综述可以说是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国外著名期刊上发表的文献综述基本是由领域中的著名学者撰写的。因此,要写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需要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评述,需要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但是,要写出好的文献综述,需要从阅读一篇篇文献开始,因此,文献阅读报告能力的培养就需要从撰写读书报告开始。
二、当前专业课程教师对文献阅读的布置情况
为了加强学生的学术科研训练,许多专业课程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文献阅读作业,有的教师是要求学生阅读一篇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有的则是要求学生阅读某一主题的文献,然后撰写文献综述报告。在调研的所有学生中,回答大多数专业课程与一般的专业课程都布置文献阅读作业的学生有94.7%,另外5.3%的人回答几乎每门专业课程都有布置,这表明大多数专业课程教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专业文献。此外,有73.7%的人回答教师布置的文献阅读作业基本是一篇或大多是一篇,只有15.8%的同学回答大多是一个主题和5.3%的同学回答几乎都是一个主题,这也比较符合文献阅读的训练过程。能力的培养通常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训练学生阅读单篇文献撰写读书报告,以训练学生文献阅读的能力,然后再阅读某一主题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报告,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这也较为符合能力的发展规律。
三、加强对文献阅读的指导
一篇专业文献,尤其是作为研究报告的第一手资料,通常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7个部分[1],此外还可能包括致谢与附录部分。在阅读研究报告的时候,需要重点考虑研究问题是如何提出的,研究过程是怎样进行的,得到了什么研究成果,有什么研究意义,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研究者所用的专业术语,需要判断研究的质量;而阅读作为文献综述的第二手资料时,则需要重点判断作者所呈现的内容是否对第一手资料的结果进行了不正确的概括与解释,是否对某一个领域进行了全面的综述。[1]
在布置文献阅读作业时,绝大部分教师都会进行一定的指导与说明,但是说明还不够具体。在调研的学生中,只有5.3%的学生回答说老师的说明非常详细清楚,有42.1%的学生回答说明较为详细,另外有47.4%的人回答说老师只是进行了简单说明,甚至还有5.2%的同学回答说老师几乎没有说明。
进行文献阅读以及文献阅读报告撰写的说明与指导能够使学生掌握文献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以及写作规范。但是,当前大多数大学教师在布置文献阅读作业时,通常都是任务要求说明,比如是阅读一篇还是阅读一个主题、作业提交日期以及字数要求等,而对于如何阅读文献以及文献阅读报告中需要包含的要点、撰写格式或规范却很少说明。事实上,学生很希望老师能够给出这方面的指导。当被问及“是否希望老师明确说明文献阅读要求”时,所有被调研的学生无一例外地全部给予了肯定回答;并且有84.2%的人认为明确说明要求的作用较大或非常大。因此,大学教师在布置文献阅读作业的时候,可能需要加强对学生如何阅读文献以及如何撰写文献阅读报告的指导,以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与学习如何撰写文献阅读报告。
四、加大对文献阅读报告的反馈
在给学生布置了文献阅读作业后,绝大部分专业课程教师都会给予一定的反馈,不过,似乎还不够具体。在调研的所有学生中,有84.2%的同学回答说老师给予了反馈,只有15.8%的同学回答说老师几乎没有反馈;此外,有15.8%的同学认为老师的反馈较多,68.4%的同学认为老师只是给予了一点反馈。
在能力训练过程中,反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反馈”本来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心理学借用这一概念,以说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能够起到强化作用,可以促进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这一心理现象称为“反馈效应”[2]。如果学习者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那么这种对学习结果的了解将会起到强化作用,从而促进学习者更加努力学习,并且可以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美国心理学家罗西与亨利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研究,整个实验分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各持续八周时间。他们首先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A、B、C三个组,这些学生每天学习后都要参加测验。测验后,实验人员对三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在实验的第一阶段,A组学生每天都可以知道自己的测验结果,B组学生则是每周得到一次测验结果的反馈,C组学生对测验结果一无所知。结果,A组学生的成绩提高最快、成绩最好,C组最差;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实验人员把对A组与C组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换,即不对A组进行反馈,而对C组每天进行反馈,B组的反馈方式不变,结果8周后,A组和C组学生的成绩发生了很大的转变,A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而C组学生的成绩却突然上升,B组学生的成绩基本保持原有水平。这一实验表明,给予学生反馈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而且及时反馈效果更好[2]。
对于学习动机不强的大学生来说,反馈可能更为重要。事实上,在调研的所有学生中,有78.9%的同学认为老师对学生的文献阅读报告给出明确反馈的“作用较大”或“作用非常大”,只有21.1%的同学认为“有一点作用”,当被问及是否希望老师给出反馈时,所有人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因此,如果专业课程教师在布置文献阅读报告作业之后,能够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明确的反馈,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文献阅读技巧以及提高论文写作能力。
大学生的任务不仅是接受专业知识,更需要学会如何去获取知识,而阅读专业文献就是获取知识的一条快速途径。此外,大学生还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成毕业论文。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如何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如何设计自己的研究以及如何撰写毕业论文,都需要在前期进行相应的科研训练,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否则就无法设计出独创性的研究,也无法撰写出符合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因此,大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文献阅读能力的训练以及训练学生撰写文献阅读报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理论与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2]高丽红:《运用反馈效应,强化学习效果》,载《校园心理》2007年第6期。